嘉豐數學公園在新竹縣竹北市,是一個結合數學與遊戲的親子公園。公園裡有許多特色景點,像是以數字為主題的雕塑、魔術方陣廣場、數學歷史廣場等,讓孩子在玩樂中學到數學知識。入口處有大型不鏽鋼數字雕塑,中心的魔術方陣廣場讓遊客體驗數學邏輯,歷史廣場則介紹數學符號的來源。公園設計融合藝術與教育,讓遊客在輕鬆的氛圍中感受數學的趣味與美感。
嘉豐數學公園位於新竹縣竹北市,是一個結合數學教育與互動體驗的親子公園,其設計以數學概念為核心,透過藝術化與遊戲化的空間規劃,讓遊客在遊玩中感受數學的趣味與歷史。公園內有多個特色景點,每個區域都以不同的數學主題為主軸,結合雕塑、互動設施與歷史介紹,形成一個完整的數學文化空間。
公園的入口處設有大型不鏽鋼數字雕塑,這座雕塑以數字「165」為主體,代表公園的地址,但其設計風格卻遠超出數字的表達,雕塑的形狀融合了幾何圖形與流線造型,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數學與藝術的結合。雖然雕塑表面有些歲月痕跡,但其質感與結構依然穩健,成為公園的標誌性景點。這座雕塑不僅是公園的門面,也象徵著數學的嚴謹與美感。
公園的中心地點是魔術方陣廣場,這是一個以四階方陣為基礎的互動遊戲場地。方陣的每個格子都印有數字,遊客需要根據規則將數字排列,使得每一行、每一列以及兩條對角線的總和都為34。這是一個經典的數學謎題,其歷史可追溯至中國古代,目前已知的解法共有七千零四十組。廣場的設計不僅讓遊客體驗數學的邏輯性,也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學習數學的規律與對稱性。此外,廣場四周設有互動屏幕,會 periodically 顯示方陣的解法過程,讓遊客能更深入理解這項數學題目的奧祕。
除了魔術方陣廣場,公園內還有數學歷史廣場,這是一個專門介紹數學發展史的區域。廣場上設有數字起源的介紹牌,說明阿拉伯數字的發源地與傳播過程。據介紹,阿拉伯數字起源於公元一世紀的印度,後經阿拉伯人改進,於第九世紀傳入歐洲。廣場上還設有加減號與等號的歷史介紹,其中加號和減號最早出現在1489年的捷克人維德曼的書中,而等號則出現在1557年出版的《礪智石》中,被稱為雷科德符號。這些歷史介紹讓遊客在遊戲中也能瞭解數學的發展歷程。
公園內還設有數學運算符號的展示區,這是一個專門展示數學運算符號的區域,包括加號、減號、乘號、除號、等號、平方根號等。每個符號都附有簡短的歷史介紹,並展示其在數學中的應用場景。例如,乘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31年,由威廉·奧特雷德提出,而除號則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另一種是「/」。這些符號的介紹讓遊客在遊玩中也能瞭解數學符號的發展與應用。
公園的另一個特色景點是數字雕塑羣,這是一個由多座不鏽鋼雕塑組成的區域,每座雕塑都以不同的數字為主題,如「1」、「2」、「3」等。這些雕塑的設計風格各異,有的以數字的形狀為主體,有的則以數學概念為主題,如圓周率、斐波那契數列等。這些雕塑不僅是藝術作品,也是數學概念的視覺化表現,讓遊客在賞心悅目中學習數學知識。
公園的周邊還設有其他景點,如種子公園、星球公園等,這些景點雖然與數學無直接關聯,但與數學的發展歷程有著密切的聯繫。例如,種子公園的設計靈感來自於植物的種子,而星球公園則介紹了天體的運行與數學的關係。這些景點讓遊客在遊玩中也能感受到數學與自然、天文的關聯。
總體而言,嘉豐數學公園是一個集教育性、趣味性與藝術性於一體的親子公園,其設計理念是透過數學的知識與歷史,讓遊客在遊戲中學習數學,並在遊玩中感受數學的奧祕與美感。公園的每個景點都經過精心設計,既符合數學的邏輯性,也具有藝術的美感,讓遊客在遊玩中獲得知識與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