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巒軍艦岩步道

秀巒軍艦巖步道結合自然與文化,沿途有壯麗岩壁、清澈溪流、竹林與吊橋。從軍艦巖吊橋出發,經過竹林、玉峯溪、屯野生砲臺,最後到達控溪吊橋與控溪部落。這條路線不僅展現山林美景,還有歷史遺跡與特色美食,如天山雪蓮與山豬肉香腸,是一條融合自然與人文的休閒步道。

秀巒軍艦巖步道是一條結合自然景觀與文化歷史的登山路線,沿途可見壯麗的巖壁、清澈的溪流、茂密的竹林與特色的吊橋,每一處都展現著臺灣山林的獨特魅力。整條路線以軍艦巖吊橋為起點,經由竹林、玉峯溪、屯野生砲臺等重點地點,最終延伸至控溪吊橋,形成一條連貫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帶。以下將以重點地點為主軸,介紹這條步道的特色與風貌。

軍艦巖吊橋是整條步道的起點,位於秀巒部落與軍艦巖之間,全長約60公尺,橋柱上刻有泰雅族圖紋,於2015年建成。這座吊橋不僅是通往控溪部落的便道,也是近距離欣賞軍艦巖與控溪吊橋的觀景點。站在吊橋上,可以俯瞰玉峯溪的流動,溪牀上散落著大小不一的岩石,與周圍的竹林與野溪溫泉形成對比。軍艦巖本身呈三角形狀,垂直聳立於溪水之上,形狀宛如一艘軍艦,因此得名。這座巖壁佔據廣大面積,與周圍的自然景觀融合,成為秀巒地區的標誌性景點。

沿著吊橋往內走,步道轉入茂密的竹林區。這裡的竹子高大而密集,從下往上看,宛如臥虎藏龍的電影場景。竹林內的氣息清新,陽光穿透竹葉灑落地面,形成斑駁的光影。此處是拍照的絕佳地點,尤其適合穿著色彩鮮豔的衣服,與竹林的綠色形成對比,拍出網美風格的照片。此外,竹林周圍的溪水清澈見底,偶爾可見魚類在水中遊動,增添自然的生動感。

穿越竹林後,步道沿著玉峯溪的河牀延伸,這裡是軍艦巖與控溪吊橋之間的關鍵路段。玉峯溪是大漢溪的上游,流經秀巒部落,其水量豐沛,河牀的岩石與溪流的動態形成自然的景觀。沿著河牀行走,可以觀察到溪水的流速與方向,以及周圍的地形變化。此處也偶爾可見野溪溫泉,溫泉的水溫適中,與周圍的自然景觀相得益彰,是休憩與賞景的好去處。

步道接下來經過屯野生砲臺,這座砲臺建於日治時期,用於監控泰康、新光、養老等泰雅族部落。砲臺的結構與周圍的地形融合,成為歷史與自然的結合點。砲臺周圍的山地地形險峻,與軍艦巖的岩石形成對比,展現臺灣山地的多樣性。沿著砲臺周圍的步道行走,可以感受到歷史的痕跡與自然的壯麗,是這條步道中歷史與自然結合的重點地點。

從屯野生砲臺繼續前行,步道會經過軍艦巖的主體區域。軍艦巖的岩石結構與周圍的地形形成壯麗的景觀,岩石的顏色與紋理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相融合,展現臺灣山岩的獨特魅力。站在軍艦巖的岩石上,可以遠眺周圍的山林與溪流,感受到大自然的廣闊與壯麗。此處也是拍照的絕佳地點,尤其在陽光照射下,岩石的顏色與光影效果更顯震撼。

步道的後半段會到達控溪吊橋,這座吊橋全長約120公尺,是通往控溪部落的關鍵路段。控溪吊橋的結構與周圍的自然景觀相融合,成為這條步道的另一個特色點。站在吊橋上,可以俯瞰控溪部落的風貌,以及周圍的山林與溪流。控溪吊橋的建造歷史與軍艦巖吊橋相似,都是為了方便遊客與當地居民通行而設置的。

整條步道的終點是控溪吊橋的另一側,這裡是控溪部落的入口,也是這條步道的終點。控溪部落的風貌與軍艦巖的自然景觀相得益彰,展現臺灣山林的多樣性。部落內有許多小販,販售山間的蔬果與特產,如天山雪蓮與山豬肉香腸,這些都是這條步道的特色點。天山雪蓮是泰雅族傳統的藥用植物,其外皮削去後,顏色帶黃,口感類似水梨與甜柿子的混合,水分非常多,是臺灣的特色食材。山豬肉香腸則是部落內的特色美食,以其鮮美與獨特的風味受到遊客的喜愛。

整條秀巒軍艦巖步道的重點地點包括軍艦巖吊橋、竹林、玉峯溪、屯野生砲臺、軍艦巖主體、控溪吊橋與控溪部落。每一處都展現著臺灣山林的獨特魅力,從自然景觀到文化歷史,從生態環境到特色美食,這條步道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體驗。無論是喜歡自然景觀的遊客,還是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探訪者,都能在這條步道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景與故事。

附近的景點
軍艦岩吊橋
軍艦岩
秀巒野溪溫泉
泰崗野溪溫泉
財伯觀光果園
芝生毛台山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