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位於新竹縣芎林鄉,處於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擁有豐富的生態與文化。這裡有兩百公頃的低海拔森林,植物多樣,氣候濕潤,生態多樣性高,有許多鳥類、動物與昆蟲棲息。自然谷也提供環境教育活動,讓參與者透過五感體驗自然,學習生態知識。此外,自然谷與在地社區合作,推廣環境保護與客家文化,並透過環境信託模式讓更多人參與保育行動,成為臺灣生態保護的重要典範。

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位於新竹縣芎林鄉鹿寮坑,處於臺灣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的低海拔森林區域,周圍地形起伏錯落,山巒與谷地交錯,形成獨特的自然景觀。這片土地自古以來便與周遭的山林、溪流、田園相互依存,孕育出豐富的生態與文化。自然谷的成立,不僅是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更是對臺灣傳統裏山文化與生態智慧的傳承與延續。

自然谷的核心區域是一片約兩百公頃的低海拔森林,這裡的植被以闊葉樹種為主,包括臺灣特有的植物,如臺灣紅楠、臺灣三尖杉等,伴隨著蕨類植物、灌木與草本植物,構成複層的生態結構。森林的層次分明,從地面的苔蘚、蕨類,到中間的灌木叢,再到樹冠層的高大樹木,每一層都孕育著不同的生物羣落。這裡的氣候溫和濕潤,雨季時林間常有霧氣繚繞,旱季則有陽光穿透樹冠,形成斑駁的光影,為生態系統提供了穩定的環境條件。

自然谷的生態多樣性令人驚嘆,這裡不僅是多種鳥類的棲息地,也涵蓋了多種哺乳動物、兩棲類、爬蟲類與昆蟲。例如,黑枕藍鶲、白頭鷺鷥等鳥類常在林間活動,而蛙類如臺灣絹鰭蛙、金線蛙則在溪流與濕地中出沒。森林中的昆蟲則有超過百種,包括螢火蟲、蝴蝶、蜂類等,形成完整的食物鏈。此外,自然谷周邊的山坡地與溪流也孕育著多種植物,如柑橘類果樹、野薑花、野櫻桃等,這些植物不僅具有生態價值,也與在地的客家文化有著深遠的聯繫。

自然谷的環境教育功能是其最重要的特色之一。這裡的森林不僅是生態的寶庫,更是環境教育的實踐場域。每年,自然谷會舉辦多項生態導覽活動,讓參與者透過五感體驗,深入感受自然的奧祕。例如,導覽員會帶領參觀者觀察森林中的植物,如臺灣紅楠的樹皮紋理、蕨類的葉片形狀,並介紹這些植物的生態習性與保護意義。在聽覺方面,導覽過程中會聽到鳥類的鳴叫、青蛙的叫聲,以及蟲鳴交織的自然交響曲,讓參與者在聲響中感受生態的活力。嗅覺上,森林中的氣息混合著泥土、苔蘚與植物的芬芳,為參與者帶來舒緩的療癒感。觸覺方面,參觀者可以觸摸樹幹、石頭,甚至在地面行走,感受苔蘚的柔軟與土壤的濕潤。味覺上,自然谷的柑橘果園提供了多種柑橘類水果,如柑橘、柚子、金柑等,這些水果不僅是生態的一部分,也與在地的客家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

自然谷的環境教育活動不僅限於導覽,也包括多項生態體驗課程。例如,「裏山永續」課程會帶領參與者瞭解傳統的裏山文化,包括如何利用自然資源、如何保護生態平衡,以及如何與自然共存。此外,自然谷也定期舉辦志工活動,讓參與者親手參與棲地維護,如清除雜草、補植植物、清理垃圾等,從而深化對生態保護的認識。這些活動不僅讓參與者學習到環境知識,也讓他們在實踐中體驗到保護生態的責任與重要性。

自然谷的環境保護工作也與在地的社區有著密切的聯繫。這裡的生態保護不僅是為了保育自然,也為了讓在地居民能更深入地瞭解自己的土地與文化。例如,自然谷會與當地社區合作舉辦「愛鄉計畫」,如鹿寮坑小記者活動,讓孩子們透過觀察生態、參與環境教育,增進對自然的認識與尊重。此外,自然谷也與在地的客家餐廳合作,讓參與者在活動後能享受到在地的美食,同時也支持在地的經濟與文化。

自然谷的環境保護工作也得到了外界的廣泛支持。自2011年成立以來,自然谷成為臺灣首個環境信託案例,這不僅是對生態保護的突破,也展現了社會對環境議題的重視。環境信託的運作模式讓土地的擁有者能長期參與生態保護,同時也讓公眾有機會參與環境教育與保育行動。這種合作模式不僅讓自然谷的生態環境得以持續保育,也讓更多人能參與到環境保護的行動中。

自然谷的環境教育與保育工作,不僅是對自然環境的保護,也是對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追求。這裡的森林、溪流、植物與動物,都是自然的寶藏,而人類的參與與尊重,則是讓這些寶藏得以延續的關鍵。自然谷的環境信託基地,不僅是一個生態的棲息地,更是一個讓 people 重新認識自然、學習環境知識、參與環境保護的空間。透過自然谷的生態導覽與教育活動,參與者不僅能體驗自然的美,也能學習如何與自然共存,為未來的生態保護做出貢獻。

附近的景點
鹿寮坑花旗木秘境
鹿寮坑黃屋伙房江夏堂
芎林鹿寮坑鍾家伙房
鹿寮坑桐花步道
福沙大崎步道
飛鳳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