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那邦山位於苗栗縣泰安鄉與大湖鄉交界,是泰雅族的聖山,也是臺灣小百嶽之一。這裡生態豐富,人文歷史深厚,四季風景各異,尤其以秋天楓紅、春天李花聞名。從珠湖登山口出發,沿著步道會經過陡峭石階、竹林、工寮、古戰場碑、日軍遺址、石門等景點,最終抵達海拔1406公尺的三角點,這裡有歷史石碑與楓樹。下山途中還會經過徐慶榮紀念碑,整條路線結合自然與人文,是值得一訪的登山勝地。
馬那邦山位於臺灣苗栗縣泰安鄉與大湖鄉交界處,是泰雅族人視為聖山的自然景觀地,也是臺灣小百嶽之一,編號第37號。這座山峯不僅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更涵蓋了深厚的人文歷史,其登山步道蜿蜒曲折,沿途可見四季不同的風景,尤其以秋季楓紅、春季李花為特色,吸引許多登山愛好者前來探訪。以下將針對馬那邦山主要的幾個重點地點進行介紹,帶領讀者深入瞭解這座山的自然與人文價值。
首先,珠湖登山口是進入馬那邦山的主要入口,這裡設有大型的私人收費停車場,提供車輛停靠,方便登山者進出。停車場內設有雙層觀景臺,稱為獅子亭,從此處可遠眺山巒與周圍景觀,是登山前的休憩點。停車場下方有男女廁所,方便登山者使用。進入停車場後,沿著步道往上走,便能抵達珠湖段登山口,這是今天登山活動的起點。珠湖段登山口附近有著一段護欄,年久失修,表面長滿青苔,經過這裡需特別小心,同時也建議相關單位盡速修復,以免發生危險。此外,步道沿途有幾處工寮,提供登山者短暫休息的空間。
從珠湖段登山口開始,沿著步道往上走,會遇到一段陡峭的石階,這段路面濕滑,需特別注意腳步,以免滑倒。經過這段石階後,會看到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後方是第一個工寮,為登山者提供補給與休息的機會。繼續沿著步道前進,會來到珠湖線與聯絡步道交會處,這是登山者選擇不同路線的岔路口。右側是往細道邦山南峯及細道邦山的方向,左側則是往馬那邦山三角點。從這個岔路口至三角點的距離約為1,890公尺,這段路途經過土石樹根路,地形多變,需謹慎行走。
接下來,登山者會來到珠湖段1K處,這是珠湖線與上湖線步道交會的地方,兩條步道在此交會,分別通往上湖線登山口與馬那邦山三角點。從這裡往上走,會經過古戰場立碑紀念處,這處是原住民抗日戰役的場地,曾發生兩次悲壯的抗日事件,雙方傷亡慘重。這座碑記憶處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讓登山者感受到當地的歷史文化氛圍。
離開古戰場紀念處後,登山者會來到日軍軍營遺址所在地,這裡曾是日軍在馬那邦山隘勇線上的重要據點,設有營舍與火砲,用以監控周圍泰雅族人的活動。這段路途經過樹根路,樹根交錯凸出於地面,增加了行走的難度,需放慢腳步小心通行。經過這段路後,會來到石門,這處是兩顆橫阻在稜線上的巨大岩石,因地殼變動斷成兩塊,寬度僅容一人通過,形成天然隘口,是登山者必經的險峻路段。
通過石門後,登山者會遇到一段陡峭的枕木土階,這段路途讓許多登山者氣喘吁吁,但也是爬山的樂趣所在。繼續沿著步道前進,會來到上湖段1.5K處,這是接近山頂的路段,開始一段陡上的階梯,是全路段最陡的一段。這段階梯需特別小心,以免滑倒。經過這段階梯後,會來到珠湖線與天然湖線交會處,這裡距離三角點僅130公尺,往右側下去2.17K處就是天然湖步道登山口,往左側上去130公尺就是馬那邦山三角點。
馬那邦山三角點是這座山峯的頂點,海拔1,406公尺,山頂立有一等三角點基石,是測量地理坐標的重要標記。三角點旁有一塊斷為三截的石碑,石碑上刻有「那邦山戰諸地」,最上方刻有馬的石碑已經遺失,原始全文是「馬那邦山戰諸地」。這塊石碑是歷史的見證,提醒著登山者這座山的戰爭歷史。三角點旁有楓樹,但還不是很紅,不過在秋季時,楓樹會呈現紅色,成為賞楓的熱門地點。
在三角點休息後,登山者可以選擇在這裡午餐,並休息一小時,準備依原路返回登山口。午後的馬那邦山開始飄起濃霧,這會影響行走,因此建議山友在上午前登頂較為安全。返回起點後,會經過徐慶榮紀念碑立碑處,這座紀念碑是為了紀念不幸於民國七十二年十月九日,攀登印度庇古巴特峯失蹤罹難的年輕登山家徐慶榮。苗栗山友感懷其對嶽界貢獻,惋惜嶽界痛失良才,特立徐慶榮紀念碑永恆懷思。
整個登山過程,從珠湖口到三角點,再返回珠湖口,沿途經過多個重點地點,每個地點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與景觀價值。馬那邦山的步道不僅是自然的探索之旅,也是一段歷史的回溯,讓登山者在攀登的過程中,感受到臺灣的自然與人文之美。這座山峯的登山步道,無論是地形、景觀或歷史,都值得深入探訪,是一處值得推薦的登山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