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鳳古道位於苗栗縣獅潭鄉與頭屋鄉交界,是全台十大古道之一,歷史可追溯至賽夏族人狩獵的山徑。因早期為居民貨物往來要道,後因道路開闢而荒廢,經修整後成為熱門登山路線。沿途自然與歷史交融,四季風情不同。從義民廟、情人谷、關公亭到雲洞宮,每個景點都有獨特風味,尤其4、5月油桐花開時,景色浪漫。鳴鳳古道不僅保留原始風貌,更是結合自然與歷史的絕佳景點,值得細細品味。
鳴鳳古道位於臺灣苗栗縣獅潭鄉與頭屋鄉交界處,是全臺十大古道之一,歷史可追溯至賽夏族人狩獵時的山徑。這條古道因早期為頭屋鄉鳴鳳村與獅潭鄉新店村居民貨物往來要道,後因苗22縣道開闢而雜草叢生,經居民修整後成為登山健行熱門路線。其沿途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交融,四季皆有不同風情,是臺灣少數保留原始風貌的古道之一。
從獅潭鄉義民廟出發,沿著石階蜿蜒而上,首個重點景點是**義民廟**。這座廟宇建於清同治年間,祭祀開拓者黃南求及其家屬,其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中葉。廟內保存有當時拓墾的史料與文物,建築風格融合客家與傳統廟宇特色,是瞭解苗栗開拓歷史的重要場所。沿著古道前行,可見到紅綱索的新店溪吊橋,這座橋樑是進入鳴鳳古道的標誌,其設計結合當時代的工程技術,至今仍為遊客必經之地。
過了吊橋,沿著石階緩緩而上,約一小時後便到達**情人谷**。此處因西側錯落巨石與東側翠綠林木交錯而得名,是鳴鳳古道的經典景點。情人谷地勢平坦,周圍遍佈樟樹與竹林,偶見百年相思樹靜靜佇立,枝葉交錯間透出濃濃自然氣息。谷內有兩座木橋,橋下溪水清澈,沿著溪流而行,可見到蝴蝶在花間飛舞,耳邊不時傳來鳥鳴聲,令人暑氣漸消。情人谷的景觀在4、5月油桐花綻放時更顯浪漫,枝葉間飄落的雪白花瓣與溪水交融,宛如一幅動態畫作。
繼續沿古道上行,約三十分鐘後便到達**關公亭**。這座木造涼亭位於古道半途,為旅人提供短暫休息之所。亭子周圍植被豐茂,涼亭旁有幾棵古樹,枝葉遮蔽下可避暑。關公亭附近的地形較陡,石板路坡度達30~40度,需謹慎行走。沿著石階前行,可見到沿途的樟樹羣與相思樹林,樹木高大挺拔,枝葉交錯間透出濃鬱的綠色氣息。此段路徑因樹木遮蔽,視野受限,但卻在幽靜中增添一份神祕感。
過了關公亭,沿著古道繼續上行,約四十分鐘後便到達**雲洞宮**。這座宮廟位於鳴鳳古道的頂點,因地勢高且俯瞰苗栗全景而得名。雲洞宮香火鼎盛,建築精緻,廟內供奉三官大帝與註生娘娘,其雕工細緻,屋頂瓦片排列整齊,是臺灣少數保存完好的傳統廟宇。雲洞宮周圍有公園與涼亭,遊客可在此用膳、休憩,或遠眺苗栗市景。雲洞宮與鳴鳳古道的結合,使其成為觀賞苗栗風光的絕佳地點。
從雲洞宮沿古道下坡,約一至二小時後便到達**南隘勇古道**。這段路徑是鳴鳳古道的延伸,因地形較陡峭,需攀爬樹枝跨過斷木,部分路段為土質路面,雨季時路面濕滑,需特別注意。南隘勇古道的路徑較為險峻,沿途可見到賽夏族人過去狩獵的痕跡,如石塊堆疊與自然地形。此段路徑的挑戰性較高,適合經驗豐富的健行者,但其獨特的地形與歷史背景,使沿途的景色更具故事性。
沿南隘勇古道繼續下坡,約二小時後便到達**延平古道**。這段路徑因地形起伏大,需翻越數座山脊,沿途可見到桐樹與樟樹林,樹木高大,枝葉交錯間透出濃濃自然氣息。延平古道的路徑較為崎嶭,部分路段為石板路,需謹慎行走。此段路徑的生態價值高,沿途可見到蝴蝶、鳥類等生態資源,是觀賞自然生態的絕佳地點。
鳴鳳古道的沿途景觀與歷史文化交融,每個重點景點都具有獨特的風味。從義民廟的歷史意義,到情人谷的自然美景,從關公亭的休息點,到雲洞宮的建築價值,每一處都值得細細品味。此外,鳴鳳古道在4、5月油桐花綻放時,枝葉間飄落的雪白花瓣與溪水交融,宛如一幅動態畫作,令人流連忘返。而雨季時,古道周圍的樟樹與竹林因雨水打濕而更加青翠,氣息更加濃鬱。
總體而言,鳴鳳古道不僅是臺灣少數保留原始風貌的古道之一,更是結合自然美景與歷史文化的絕佳景點。其沿途的每個重點景點都具有獨特的風味,值得遊客細細品味。無論是想尋幽訪勝,還是想感受歷史的痕跡,鳴鳳古道都能提供深刻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