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馬生活工坊

力馬生活工坊在苗栗縣造橋鄉,原本是陶瓷工廠,現在轉型成結合產業、休閒、餐飲與原住民、客家文化的特色空間。這裡保留傳統陶瓷工藝,還融入原住民與客家文化元素,打造出自然、手工與文化融合的園地。建築用茅草、石板、竹子等天然材料,入口有圖騰雕刻,內部分為原住民區、客家區、陶瓷工坊、餐飲與手作體驗區,每個區域都展現文化特色。訪客可親身體驗傳統工藝與文化,感受原住民與客家文化的魅力。

力馬生活工坊位於臺灣苗栗縣造橋鄉大西村,原本是一間傳統陶瓷工廠,經過多次轉型與再創,如今成為結合產業、休閒、餐飲與原住民與客家文化的特色文化空間。這間工坊不僅保留了傳統陶瓷工藝的精髓,更以濃厚的原住民與客家文化元素為核心,打造出一個融合自然、手工與文化精神的創意園地。其地理位置處於臺灣中部偏北的丘陵地區,周圍環境自然舒適,遠離都市喧囂,為訪客提供一個沉浸於文化與手作的寧靜空間。

工坊的建築風格採用原住民與客家傳統的營造方式,以茅草、石板、竹子等天然材料搭建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房屋與道路。入口處的設計便充分展現了這一點,茅草屋頂下設有簡樸的木製門廊,地面以石板鋪成,並沿著牆壁排列著代表不同族羣的圖騰雕刻,這些圖騰包括卑南族的「日月」象徵、泰雅族的「萬字紋」、賽德克族的「虎頭」紋樣等,每一處細節都蘊含著深厚的原住民文化意義。工坊的內部空間則依功能分為原住民區、客家區、陶瓷工坊、餐飲區與手作體驗區,每個區域都經過精心規劃,以展現文化與創意的融合。

在原住民區,工坊的設計以原住民傳統聚落為藍本,屋內的牆壁與地面均以天然材料製成,並設有原住民傳統的「圖騰牆」,牆上鑲嵌著各族羣的圖騰與紋樣,展現原住民的歷史與信仰。屋內的桌椅採用竹製與木製,並在桌面刻有各族羣的圖騰,象徵原住民文化在這裡的延續與傳承。此外,工坊內設有原住民文化展示區,展示著原住民的傳統工具、服飾、圖騰與生活器具,並透過導覽員的說明,讓訪客更深入瞭解原住民的歷史與文化。

與原住民區相對的是客家區,這裡的設計融合了客家傳統的營造技術與生活風格。屋內的牆壁與地面均以泥磚與石板製成,並設有客家傳統的「三合院」式結構,屋內的桌椅採用木製與竹製,並設有客家傳統的「茶桌」,供訪客品茶與交流。客家人區的牆壁上鑲嵌著客家的傳統圖騰與紋樣,包括「八家將」的紋樣、「鹿港」的紋樣等,展現客家文化的特色。此外,客家人區內設有客家文化展示區,展示著客家人傳統的農具、服飾、音樂與節慶活動,並透過導覽員的說明,讓訪客更深入瞭解客家人的生活與文化。

在陶瓷工坊區,工坊的設計以傳統陶瓷工藝為核心,屋內的牆壁與地面均以陶土與石板製成,並設有傳統的陶瓷燒製爐與工作臺。屋內的桌椅採用木製與竹製,並設有陶瓷工作臺,供訪客體驗陶瓷的創作過程。工坊內設有陶瓷展示區,展示著工坊所創作的陶瓷作品,包括陶瓶、陶杯、陶碗等,並透過導覽員的說明,讓訪客瞭解陶瓷的製作過程與文化意義。此外,工坊內設有陶瓷工作坊,供訪客親自參與陶瓷的創作,體驗傳統陶瓷工藝的魅力。

在餐飲區,工坊的設計以客家與原住民傳統料理為主,屋內的牆壁與地面均以泥磚與石板製成,並設有傳統的餐桌與椅凳。屋內的桌椅採用木製與竹製,並設有客家傳統的「茶桌」,供訪客品茶與交流。餐飲區內設有原住民與客家傳統料理的展示區,展示著傳統的料理工具與食材,並透過導覽員的說明,讓訪客瞭解傳統料理的製作過程與文化意義。此外,餐飲區內設有傳統的「茶室」,供訪客品茶與交流,並提供原住民與客家的傳統茶點。

在手作體驗區,工坊的設計以手作體驗為核心,屋內的牆壁與地面均以陶土與石板製成,並設有手作工作臺與工具。屋內的桌椅採用木製與竹製,並設有手作工作臺,供訪客體驗手作的過程。手作體驗區內設有手作展示區,展示著工坊所創作的手作作品,包括陶器、布藝、木工等,並透過導覽員的說明,讓訪客瞭解手作的過程與文化意義。此外,手作體驗區內設有手作工作坊,供訪客親自參與手作的創作,體驗手作的樂趣。

力馬生活工坊的設計理念,是將原住民與客家文化與現代創意結合,並透過手作與體驗的方式,讓訪客更深入地瞭解這些文化。工坊的每個區域都經過精心規劃,以展現文化與創意的融合,並透過導覽員的說明,讓訪客更深入瞭解這些文化。工坊的設計不僅保留了傳統的營造方式,更以現代的創意與技術為基礎,打造一個融合自然、手工與文化精神的創意園地。在這裡,訪客可以親身體驗原住民與客家文化的魅力,並透過手作與體驗的方式,感受這些文化的生命力。

附近的景點
木頭窯
火炭谷休閒農場
劍潭水庫
鹿廚坑步道
雅聞七里香玫瑰森林
雅聞七里香玫瑰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