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里家風-百年古厝

東裏家風位於苗栗苑裡鎮,是百年歷史的古蹟,結合閩南與客家建築風格,保存完好的紅磚瓦與交趾陶建築,成為當地重要景點。三合院主體結構坐北朝南,圍牆斑駁卻保存完整,屋頂有精緻交趾陶雕飾。庭院內有百年龍柏樹,周圍有護龍建築與土角厝,展現不同建築風格。周邊還有民宿、戲服租借處、伴手禮店與歷史照片展示區,讓遊客能深入體驗歷史文化與傳統工藝。

東裏家風位於臺灣苗栗縣苑裡鎮,是一處具有百年歷史的古蹟,結合了閩南與客家建築風格,展現出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這座三合院建築羣不僅是臺灣保存完好的紅磚瓦與交趾陶建築代表,更因其豐富的歷史背景與多樣的遊覽內容,成為苑裡鎮最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之一。以下將針對東裏家風的主要地點與特色進行介紹,帶領讀者深入瞭解這座百年古厝的歷史與文化。

首先,東裏家風的核心建築為三合院主體,其建築形式為典型的閩南式三合院,並融合了客家建築的元素。三合院的設計以中間為主屋,左右為護龍(廂房),整體結構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展現出精緻的傳統工法。主屋的圍牆斑駁但保存完整,牆面有著明顯的歷史痕跡,體現出經過長期風雨侵蝕卻仍堅挺的建築風格。屋頂為紅磚瓦砌成,屋脊間飾有交趾陶的雕飾,這些細節展現出匠師高超的工藝技術,也讓東裏家風成為臺灣少見的保存完好的交趾陶建築代表。

三合院的庭院前有一棵百年龍柏樹,這棵樹被視為東裏家風的象徵,其歷史可追溯至清代。龍柏樹的枝葉茂密,為庭院增添了一份莊重與歷史感。樹旁的石板路與青苔斑駁的石階,則讓整個庭院更具古早氣息。庭院內的空間安排也經過精心設計,中央為開放的庭院,四周有著精緻的花圃與石雕,體現出傳統建築與自然環境的融合。

除了主屋,東裏家風的建築羣還包括左右兩側的護龍建築。這些護龍建築與主屋相連,形成一個整體的三合院羣體。護龍的結構與主屋相似,但規模較小,並保留了許多原建築的特色。護龍的牆壁上可以看到許多歷史的痕跡,例如舊時的門牌、窗櫺,以及因歲月侵蝕而產生的裂縫。這些細節讓遊客能感受到這座古蹟的歷史深度。

在三合院的後方,有一處特殊的建築羣,即土角厝區。這區建築為臺灣少數保存完整的土角厝,其結構為以泥土為主要建材,並以木樑與瓦片覆蓋,形成獨特的建築風格。土角厝的牆壁有著明顯的泥土紋路,屋頂則為紅磚瓦,與三合院的紅磚瓦形成對比。土角厝的建築形式與東裏家風的三合院相互呼應,展現出臺灣不同地域建築風格的融合。

在東裏家風的周邊,還有一處特殊的空間,即民宿區。這區建築為現代風格的民宿,與周邊的古蹟形成對比。民宿的設計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元素,例如屋頂保留了紅磚瓦,但內部則採用現代的裝潢風格。民宿的牆面有著明顯的歷史痕跡,例如舊時的門牌、窗櫺,以及因歲月侵蝕而產生的裂縫。這些細節讓遊客能感受到這座古蹟的歷史深度。

除了建築本身,東裏家風的周邊還有許多文化特色的地點。例如,有一處為戲服租借處,遊客可以租借古裝服裝,並在古厝內進行戲劇體驗。這處空間為傳統的戲劇場地,四周有著精緻的雕飾,並保留著舊時的舞臺結構。遊客可以在此穿上戲服,並在古厝內進行戲劇表演,體驗傳統的戲劇文化。

此外,東裏家風的周邊還有伴手禮店,這處商店為傳統的點心店,販售的點心包括傳統的臺灣點心與客家點心。這些點心的製作過程與傳統工藝相結合,並保留著舊時的製作方式。遊客可以在此購買伴手禮,並體驗傳統的點心製作過程。

在東裏家風的周邊,還有一處特殊的空間,即歷史照片展示區。這處空間展示著東裏家風的歷史照片,包括舊時的建築照片、歷史照片,以及遊客與電視劇拍攝的合影。這些照片讓遊客能更深入瞭解東裏家風的歷史與文化。

東裏家風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清代,當時為鄭家聚落的一部分。鄭家聚落的建築風格融合了閩南與客家的元素,並在歷經百年風雨後,成為臺灣少數保存完好的古蹟。東裏家風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使其成為臺灣重要的歷史遺產,也讓其成為觀光熱門地點。

總體而言,東裏家風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使其成為臺灣重要的歷史遺產。這座百年古厝的建築風格、歷史背景、文化特色,使其成為觀光熱門地點。無論是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遊客,還是對建築藝術感興趣的遊客,都能在東裏家風找到屬於自己的歷史與文化體驗。

附近的景點
藺子工作室
慈和宮
蔡家古厝
房裡溪義渡亭
心雕居
苑港觀光漁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