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工藝之家-巧昕立體繡

巧昕立體繡位於彰化鹿港,是許陳春老師的工坊,展現傳統刺繡與現代設計的結合。這裡有各種繡品,從肚兜到手機袋,每件作品都展現她的創意與技藝。她自小受父親影響,發展出獨特的立體繡技法,並在工作室中與遊客互動,分享創作經驗。工作室內設有展覽區、創作室與DIY課程,讓人親身體驗刺繡的魅力,並感受傳統工藝的價值與生命力。

臺灣工藝之家-巧昕立體繡位於彰化縣鹿港鎮,這座工藝空間不僅是許陳春老師多年創作的集結地,更是一處展現東方刺繡藝術精髓的精緻工坊。踏入這間工作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牆面懸掛的各式繡品,從傳統的肚兜到現代化的手機袋,從栩栩如生的麒麟與龍鳳到生活化的虎枕與香包,每一件作品都流露出許陳春對刺繡藝術的深刻理解與創新精神。這裡不僅是手工藝的展覽場所,更是傳統與現代交融的藝術空間,讓遊客在細細品味中感受到刺繡工藝的歷史厚度與當代生命力。

許陳春老師自幼在父親的工藝薰陶下成長,父親的鐵片改造與弟弟的錫器雕刻為她提供了創作的靈感,而她本人則以無師自通的巧思,將傳統平面繡技發展為獨創的立體繡技法。這間工作室的空間設計便體現了她對工藝的熱忱與對空間的巧思,牆面懸掛的繡品按照主題分區陳列,例如以傳統民俗為主的肚兜與三寸金蓮,以生活化為主的虎枕與香包,以及以吉祥動物為主題的麒麟、龍鳳等。每一區都經過精心安排,讓遊客在移動中能感受到不同風格的繡藝魅力。

工作室的中庭空間則是許陳春創作的主場,這裡不僅是她進行立體繡創作的區域,也成為遊客與她互動的場所。這裡的環境佈置簡樸卻富有文化氣息,木製的桌椅、手工繡製的布料與繡架,無不展現她對工藝材料的精緻運用。許陳春在這裡親自操作繡針,時而靜靜縫製,時而與遊客聊起繡技的奧妙,讓遊客能親身體驗這項傳統工藝的細膩過程。她的創作過程也成為遊客學習的範本,例如在縫製虎枕時,她會詳細說明如何選用布料、如何設計圖案,以及如何將繡線與結構結合,讓這件作品既穩固又生動。

工作室的角落裡,還設有展示許陳春歷年創作的展覽區,這裡陳列著她參與各項文化活動的繡品,例如曾於全國民俗才藝活動中展現的古代美女肚兜,以及她自創的立體繡作品。這些繡品不僅是工藝的展覽,更是一段段歷史與文化的載體。例如,她為端午節創作的香包,除了傳統的香料內裡,還融入了現代的設計元素,讓這項傳統工藝在當代生活中依然活躍。而她創作的虎枕,則以繡線與布料的巧妙組合,呈現出睡眠時的舒適感,這項作品不僅是工藝的展覽,也成為許多家庭的收藏。

在工作室的後方,有一間小型的創作室,這裡是許陳春進行立體繡創作的專用空間。這裡的燈光明亮,牆上懸掛著她創作時的過程照片,展現她如何將傳統平面繡技轉化為立體的藝術。例如,在縫製麒麟時,她會先設計圖案,再選用合適的布料,再進行縫製與結構調整,使這件作品不僅外觀生動,也具有強烈的立體感。這間創作室的空間佈局與工具設備,都經過精心設計,以確保創作的順利進行,同時也讓遊客能觀察到她創作的細節。

工作室的外側,則是許陳春與家人共同經營的工藝空間,這裡除了展覽繡品,也提供繡品的販售與DIY課程。遊客可以在此體驗親手縫製繡品的過程,學習如何選擇繡線、如何設計圖案,以及如何將繡技與現代生活結合。這項開放式的空間設計,讓傳統工藝不僅停留在展覽,更成為當代生活的一部分,也讓更多人瞭解這項藝術的價值。

許陳春老師在這間工作室的創作歷程,也成為臺灣工藝文化的重要典範。她的立體繡技術不僅融合了傳統的繡藝技巧,也融入了現代的設計理念,使這項工藝在當代生活中依然活躍。她的創作歷程也展現了傳統工藝的延續與創新,讓這項藝術在時代變遷中依然保持其價值。這間工作室的空間設計與創作過程,不僅是工藝的展覽,更是一段段文化與技術的傳承,讓遊客在參觀中感受到傳統工藝的溫暖與力量。

附近的景點
鹿港天后宮
忠義廟
鹿港城隍廟
台灣工藝之家-施自和藝術工作坊
鹿港古井
永安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