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泉車站

源泉車站位於彰化縣二水鄉,是集集線的起點站,雖然規模不大,卻因歷史、自然與鐵道文化,成為隱藏的旅遊亮點。車站周圍有林先生廟、五十二草堂、阿勃勒步道等景點,還有馬賽克牆與自行車道,融合鄉村風情與藝術。車站設計簡樸,無購票窗口,但保留日式風格。這裡不僅是鐵路節點,也是探索臺灣鄉村的重要跳板,四季皆有不同景觀,吸引許多旅客前來賞花、攝影與體驗鐵道文化。

源泉車站位於彰化縣二水鄉合興村,是集集線鐵路的起點站,也是該線路由二水出發後的第一個停靠站。這座車站雖然規模不大,卻因獨特的歷史背景、自然景觀與鐵道文化,成為值得探訪的隱藏 gems。車站周圍除了鐵軌延伸的自然景觀,還有林先生廟、五十二草堂、阿勃勒步道等多個與鐵道文化緊密相關的景點,形成一個融合歷史、自然與鄉村風情的旅遊據點。

車站本身是無人看守的招呼站,保留了日式鐵道的風格,站前沒有傳統的站房,但有水泥建造的簡陋站房,面積不大卻頗有特色。站內僅有牆上的時刻表與座椅,沒有購票窗口,開放式的空間雖然簡陋,但遮陽避雨的功能仍相當完整。車站的設計反映了早期鐵路建設的簡潔與實用,也讓這座車站成為鐵道迷與愛好自然的旅人必訪的場所。

車站附近的民宅牆面以集集支線的馬賽克拼貼裝飾,這項設計不僅是當地藝術家的創作,也成為車站的標誌性景觀。這種馬賽克拼貼的風格,與車站周圍的自然景觀相呼應,形成一種質樸卻富有美感的視覺效果。此外,車站附近的自行車道上,有造型隧道與出口小公園,這些元素讓源泉車站不僅是鐵路的終點,也成為鄉村自然景觀的一部分。

車站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連接彰化、雲林與南投的重要節點。從車站出發,沿集集線鐵軌向南延伸,經過濁水、龍泉、集集等站,最終到達車埕終點站。這條鐵軌線路不僅是交通要道,也串聯了多個鄉村景點,如鼻仔頭鄭氏古厝三合院建築羣、五十二草堂的花卉園區等。車站雖然位於偏遠地區,但其地理位置的獨特性,使其成為探索臺灣鄉村風情的重要跳板。

車站周圍的自然景觀也相當值得探訪。車站前的五十二草堂,是二水觀光自行車道的中繼站,這裡種植著多種花卉植物,如荷花、金盃藤等,四季皆有不同景觀。每年五月至六月,五十二草堂的荷花池會開花,吸引許多旅客前來賞花拍照。此外,車站後方的公園則種植著珊瑚藤與臺灣欒樹,這些植物在不同季節會呈現不同的色彩,為車站增添了不少色彩。

除了五十二草堂,車站附近的阿勃勒步道也是值得一訪的景點。阿勃勒又稱為黃金雨,花開時會在樹上形成金黃的花序,宛如黃金雨般綻放。這條步道沿著車站附近的道路延伸,沿途有近百棵阿勃勒樹,花開時會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拍攝。雖然車站周圍的阿勃勒樹並非全部開花,但每年花開季節,這裡仍然成為攝影愛好者的心頭好。

車站的鐵軌線路也讓這座車站與鐵道文化有著深厚的連結。車站附近有許多與鐵道歷史相關的景點,如鼻仔頭鄭氏古厝三合院建築羣,這座建築曾經以菸草為作物,現已保有菸樓的歷史遺跡。此外,車站附近的鐵軌線路也讓許多鐵道迷對這座車站產生興趣,尤其是每年舉辦的彩繪列車活動,讓車站的鐵軌線路更加活躍。

車站的鐵軌線路雖然只有80分鐘一班,但這並未影響其作為觀光車站的價值。許多旅客會在車站停留,並沿著鐵軌線路探索周邊的景點。車站的鐵軌線路不僅是交通要道,也成為連結自然與人文的橋樑,讓旅客在鐵軌的緩慢行駛中,感受到鄉村的寧靜與自然的風情。

車站的鐵軌線路與周邊景觀的結合,也讓這座車站成為一個活生生的鐵道文化場域。車站的鐵軌線路雖然只有80分鐘一班,但這並未影響其作為觀光車站的價值。許多旅客會在車站停留,並沿著鐵軌線路探索周邊的景點。車站的鐵軌線路不僅是交通要道,也成為連結自然與人文的橋樑,讓旅客在鐵軌的緩慢行駛中,感受到鄉村的寧靜與自然的風情。

總體而言,源泉車站雖然規模不大,但其獨特的歷史背景、自然景觀與鐵道文化,使其成為值得探訪的隱藏 gems。車站的鐵軌線路與周邊景點的結合,讓這座車站不僅是鐵路的終點,也成為鄉村自然與人文的代表。無論是鐵道迷、自然愛好者,還是尋找鄉村風情的旅人,都能在源泉車站找到屬於自己的體驗。

附近的景點
源泉車站
鄭氏古厝
源泉文具行-源泉故事屋
源泉文具店
林先生廟
二水八堡圳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