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政資料館

臺灣省政資料館位在南投中興新村,結合歷史與文化,展現臺灣省政發展軌跡。館內有許多展區,例如展示文物與農村生活的「臺灣史蹟文物陳列室」,還有介紹檔案保存的「檔案體驗展示室」,以及介紹中興新村歷史的「國定古蹟陳列區」等。每個展區都透過模型、照片、互動設備,讓觀眾了解臺灣的歷史與社會變遷,並強調中興新村的重要地位。

臺灣省政資料館位於南投縣中興新村,是一座融合歷史記憶與當代文化意涵的博物館,其空間佈置不僅展現臺灣省政發展的軌跡,更以多樣化的展區設計,引導觀眾深入探索臺灣的歷史與社會變遷。館內各個展區以不同的主題與歷史事件為主軸,透過文物陳列、互動展覽與影像資料,呈現臺灣從戰後重建到現代化發展的全貌,並強調中興新村作為臺灣重要歷史地標的特殊地位。

首先,位於一樓的「臺灣史蹟文物陳列室」,是館內最具代表性的展區之一。這個展區以歷史遺存與文化記憶為核心,展出了多項與臺灣歷史密切相關的文物與模型。例如,展區內有一座林其中先生的「摘星山莊」模型,這座建築最初是林其中在解甲歸鄉後所興建的居所,後經歷多次修繕與改動,現為市定古蹟。此外,展區還陳列了多項農村生活器具,如蓑衣、研磨臺、竹簍與丁字搞等,這些物品反映了過去臺灣農村生活的方式,並展現了當時人們與自然環境互動的智慧。展區的設計也融入了中興新村的歷史記憶,例如展出的中興新村圓環早期樣貌圖片,讓人們得以回顧這座社區從建村到繁榮的過程。

接下來,「檔案體驗展示室」是館內另一個重要的展區,專門介紹臺灣的檔案保存與歷史記憶。這個展區以「檔案生命週期」為主軸,透過多媒體劇場、互動展板與實物展示,讓觀眾瞭解檔案的產生、保存、修護與再利用的過程。展區內有國家檔案瑰寶的陳列,例如現存最早的國家檔案,以及各種文書與檔案資訊系統的介紹。此外,展區還展示了一系列檔案修護用具,例如用於修復古籍、照片與錄影帶的工具,並說明檔案劣化後如何進行修復的技術。這些展示不僅讓觀眾瞭解到檔案保存的複雜性,也強調了歷史記憶在當代社會中的重要性。

在「國定古蹟陳列區」,展區以六大主題為主軸,包括省府的歷史、建設臺灣的過程、地方民主的發展、常民生活的記憶、連結世界的歷史,以及中興新村的再造。這個展區的設計巧妙地將臺灣省政的歷史與中興新村的發展結合,展出了許多與臺灣歷史密切相關的古蹟與文物。例如,展區內有早期省政資料館的模型,這座建築曾是臺灣省政的重要據點,後因業務轉移而逐步衰退。此外,展區還陳列了中興會堂與松雪樓的歷史照片與模型,這些建築不僅是中興新村的標誌性建築,也反映了臺灣社會的發展與變化。展區的設計也融入了當時的社會背景,例如展出的二二八事件相關資料,以及當時的戒嚴令與解除戒嚴的總統令,讓人們得以回顧臺灣歷史的重要時刻。

「臺灣建設成果展示室」則專注於臺灣的建設成就與歷史記憶。這個展區透過歷史牆與模型展示,讓觀眾瞭解臺灣從戰後重建到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例如,展區內有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相關資料,以及1950年發行的愛國獎卷歷史。這些資料不僅展現了臺灣社會的歷史記憶,也強調了臺灣在建設與發展過程中的努力與成就。此外,展區還陳列了1960年臺灣首次發行的百元紙鈔,以及1971年中華電視公司成立開播的歷史。這些展品不僅是臺灣歷史的見證,也展現了臺灣在經濟、文化與科技方面的發展。

最後,「中興新村全景模型」展區,透過模型展示中興新村的整體佈局與歷史變遷。這個展區的設計讓觀眾得以從空中俯瞰中興新村的全貌,並透過模型的亮燈功能,瞭解各個區域的方位與歷史記憶。展區的設計也融入了中興新村的歷史背景,例如展出的中興新村圓環早期樣貌圖片,讓人們得以回顧這座社區從建村到繁榮的過程。此外,展區還陳列了中興新村的歷史照片與文物,這些資料不僅展現了中興新村的歷史記憶,也強調了中興新村在臺灣歷史中的特殊地位。

整體而言,臺灣省政資料館的各個展區,以不同的主題與歷史事件為主軸,透過文物陳列、互動展覽與影像資料,呈現臺灣的歷史與社會變遷。這些展區不僅讓觀眾深入瞭解臺灣的歷史記憶,也強調了中興新村作為臺灣重要歷史地標的特殊地位。館內的空間設計與展覽內容,不僅展現臺灣省政的歷史軌跡,也讓觀眾得以回顧臺灣社會的發展與變化,並對臺灣的歷史與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

附近的景點
中興新村
竹山文化園區
埔里鯉魚潭
竹山沙東宮
白木全-心陶園工作室
車埕木業休閒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