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坪山古道

二坪山古道位於南投縣水里鄉與魚池鄉交界處,是水沙連古道的殘存路段,保留了完整的古道風貌。這條古道歷史可追溯至清代,曾是茶商與山民的交通要道,現今是登山愛好者的熱門路線。沿線有土地公鞍嶺、二坪枝仔冰、觀景臺等景點,並保留許多清代茶莊遺跡與歷史建築。此外,還有謝謝農場與水裏張家梅園等在地文化景點,讓這條古道不僅有自然美景,也充滿歷史與人文風采。

二坪山古道位於臺灣南投縣水里鄉與魚池鄉交界處,是水沙連古道的殘存路段之一,也是南投縣內少數保留完整古道風貌的登山步道。這條古道歷史可追溯至清代,曾是茶商與山民往返的交通要道,現今不僅是登山愛好者的必訪地,更因沿途的自然景觀與在地文化而吸引眾多遊客。以下將重點介紹古道沿線的幾個關鍵地點,帶領讀者深入探索這條隱藏在山林間的歷史步道。

**古道入口與歷史背景**
二坪山古道的入口位於水里鄉鉅工村二坪路39巷,這裡曾是清代茶商與山民運輸茶葉與山產的起點。古道的路線從水裏溪畔的「水沙漣古道入口」開始,沿著山脊蜿蜒而上,最終抵達魚池鄉銃櫃村。整條古道長約2634公尺,步行約1.5小時,途中穿過土地公鞍嶺,也就是現今的二坪山。這條古道的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當時因水裏溪流域的茶葉產量豐富,山民需要將茶葉運送到南投縣城販售,因此沿線建立了許多茶莊與休息點,形成了今日古道沿線的聚落與文化遺跡。

**土地公鞍嶺與二坪山**
古道的中段是土地公鞍嶺,這座山峯因傳說中土地公曾在此休息而得名,也是古道的重要標誌。土地公鞍嶺的海拔約1000公尺,周圍山巒起伏,林相以闊葉林與針葉林為主,是觀賞自然景觀的熱門地點。登山者沿古道往上走,會看到山壁上刻有「土地公鞍嶺」的石碑,並可遠眺周圍的山脈與溪流。這座山峯的地形特殊,山頂有天然形成的巖壁與石柱,是登山者挑戰體能的重點路段。此外,土地公鞍嶺的周邊地區曾是清代茶莊的所在地,現今仍可見到部分茶莊遺址與石砌的排水溝,展現出古道與茶業的歷史聯繫。

**二坪枝仔冰與泉水景觀**
古道的中段與後段是二坪山的所在地,這裡因擁有清澈的泉水而聞名,是古道沿線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二坪枝仔冰的製作過程極其特別,其水源來自水裏溪上游的泉水,因上游大觀電廠的過濾系統,使水質潔淨甘甜,成為製冰的上乘材料。古道入口處的臺電宿舍內,有幾家小店專門 selling 這款冰品,其中最著名的是「二坪枝仔冰」,其冰塊採用水裏溪的水製成,口感Q彈,甜度適中,是南投縣內知名的在地美食。除了枝仔冰,古道沿途的泉水景觀也令人印象深刻,許多登山者會在途中歇腳喝水,感受這來自山間的天然甘泉。

**古道沿線的自然景觀**
二坪山古道的步道沿線分佈著許多自然景點,其中最著名的是「二坪山觀景臺」。這座觀景臺位於古道的中段,從這裡可以俯瞰周圍的山脈與溪流,遠眺中央山脈的連綿山脈,景色壯麗。此外,古道沿線的林相變化多端,從低海拔的闊葉林到高海拔的針葉林,每一段路都有不同的景觀。例如,在古道的中段,會看到大片的竹林與溪流交織的景觀,而後段則是陡峭的山壁與巖壁,需要登山者謹慎行走。古道的步道路面多為石板與泥土混合,部分路段因年久風化而略為崎嶇,但整體來說,這條古道的步道狀況良好,適合一般登山者行走。

**古道沿線的歷史遺跡**
除了自然景觀,二坪山古道沿線也保留了不少歷史遺跡,展現出清代與日治時期的歷史痕跡。例如,在古道的中段,可以看到一些石砌的排水溝與石板路,這些遺跡是當時茶莊與山民使用的道路結構。此外,古道的入口處的臺電宿舍內,有幾座清代的木造建築,是當時茶莊與山民的休息點。這些遺跡雖然已經經過修復,但仍能感受到當時的歷史風貌。另外,古道的沿線地區曾是清代茶莊的所在地,現今仍可見到部分茶莊遺址與茶葉加工設備,展現出古道與茶業的歷史聯繫。

**古道沿線的在地文化**
二坪山古道不僅是自然景觀的享受地,也因在地文化而吸引眾多遊客。例如,古道沿線的「謝謝農場」是水里鄉著名的有機農場,這裡種植番茄與梅子,並提供DIY體驗,讓遊客可以親自參與農業活動。此外,古道的沿線地區也因產梅而聞名,「水裏張家梅園」是南投縣內著名的梅園,每年一月花期時,整片梅園綻放白花,宛如雪般絢麗。這些在地文化與自然景觀的結合,使二坪山古道成為一個兼具歷史與自然的旅遊勝地。

**結語**
二坪山古道是一條充滿歷史與自然美景的步道,不僅是登山愛好者的必訪地,也因沿途的自然景觀與在地文化而吸引眾多遊客。從古道入口的水沙漣古道,到土地公鞍嶺的山峯,再到二坪枝仔冰的泉水景觀,每一處都展現出這條古道的獨特魅力。無論是想體驗歷史的風貌,還是欣賞山林的美景,二坪山古道都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索的地方。

附近的景點
竹山菸草站文創園區
水里火車站鐵馬驛站
二坪山
水里自行車道-水里水岸線
父不知子斷崖(東埔斷崖)
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