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之路單車道

哲學之路單車道位於埔里鎮,長約1.5公里,結合生態、文化與藝術,打造沉浸式光影體驗。這條路線是2023年「埔里森林逐燈祭」的核心展區,沿途有五個主題展區,包括入口的「噗哩迎賓道」、竹林風格的「山之城美人光之徑」、水元素的「水之鄉光影泡泡」、花卉主題的「花之都幸福之門」,還有顯微鏡展區、螢光藝術與籃球互動裝置等。每個展區都融合自然與藝術,讓遊客在騎行中感受埔里的文化、生態與社區特色。

哲學之路單車道是一條延展於埔里鎮中心的生態與文化主題單車道,全長約1.5公里,沿途穿過五個以自然與人文為主軸的燈光展區,結合藝術創作、生態教育與社區互動,形成一個可走、可看、可參與的沉浸式光亮之旅。這條單車道不僅是2023年「埔里森林逐燈祭」的核心展區,更透過燈光、藝術與自然的融合,展現埔里在文化、生態與社區連結方面的特色。以下將重點介紹這條單車道上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地點與活動。

首先,入口處的「噗哩迎賓道」是哲學之路的起點,這段路徑以吉祥物「噗哩Puli」為主題,沿路設置多處Puli的卡通圖案與互動裝置,吸引大小遊客停留拍照。這不僅是對活動的歡迎,也讓遊客在踏入哲學之路前,就能感受到埔里對文化與創意的重視。入口處的「祈福卡書寫區」則是活動的另一個亮點,遊客可以在此寫下自己的願望,並將祈福卡掛在展區的樹木上,象徵著對未來的期盼與祝福。

接下來是「山之城美人光之徑」,這一段路徑以竹林風格為主軸,結合埔里傳統的紙藝技術,將茭白筍葉與紙燈投影結合,形成宛如竹林的光影效果。這條路徑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埔里的自然景觀,透過燈光的變化,讓遊客感受到山林的靜謐與神祕。沿路設置的燈籠與投影裝置,不僅是視覺上的享受,也讓遊客在行走間,能感受到埔里與自然的緊密連結。

「水之鄉光影泡泡」是哲學之路的另一個重要展區,這段路徑以水元素為主軸,結合光影藝術與互動設計,創造出宛如水波般的光影效果。遊客可以在此看到水影燈籠,並在水池邊拍照,感受水與光的交織。這段路徑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埔里的水資源與生態環境,透過燈光的變化,讓遊客感受到水的靈動與生命力。

「花之都幸福之門」是哲學之路的終點,這段路徑以花為主軸,結合光影藝術與花藝設計,創造出宛如花園的視覺效果。遊客可以在此看到各種花藝裝置,並在花園中拍照,感受花的芬芳與色彩。這段路徑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埔里的花卉產業與文化,透過燈光的變化,讓遊客感受到花的美與生命力。

除了這些主要展區,哲學之路單車道還設有「顯微鏡得獎作品」展區,這段路徑以顯微鏡觀察為主軸,展示去年的顯微鏡作品,讓遊客能透過顯微鏡看到細微的自然世界。這段路徑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埔里的科學教育與生態研究,透過顯微鏡的觀察,讓遊客能更深入地瞭解自然的奧祕。

此外,哲學之路單車道還設有「藝之鎮螢色森林派對」展區,這段路徑以螢光藝術為主軸,結合螢光膠帶創作,創造出宛如森林的視覺效果。遊客可以在此看到各種螢光藝術作品,並在螢光森林中拍照,感受螢光的閃爍與色彩。這段路徑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埔里的藝術創作與文化活動,透過螢光的變化,讓遊客感受到藝術的靈感與創造力。

最後,哲學之路單車道的「健之邑籃城記憶」展區,這段路徑以運動與社區互動為主軸,結合籃球運動與社區回憶,創造出宛如籃城的視覺效果。遊客可以在此看到各種籃球運動的裝置,並在籃城中拍照,感受運動的活力與社區的回憶。這段路徑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埔里的運動文化與社區連結,透過籃球的變化,讓遊客感受到運動的激情與社區的回憶。

哲學之路單車道的每個展區都融合了自然、藝術與社區的元素,讓遊客在行走間,能感受到埔里的文化、生態與社區的連結。這條單車道不僅是2023年「埔里森林逐燈祭」的核心展區,更透過燈光、藝術與自然的融合,展現埔里在文化、生態與社區連結方面的特色。無論是喜歡自然、藝術還是社區互動的遊客,都能在哲學之路單車道找到屬於自己的體驗。

附近的景點
恆吉宮媽祖廟
龍南天然漆博物館
埔里酒廠
遊山茶訪茶文化館
水里親水公園
臺灣菸酒(股)公司埔里觀光酒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