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邑綠工坊

采邑綠工坊位於雲林林內鄉,是張瑞娥夫妻用退休後的熱情,把荔枝園改造成療癒系花草庭園。這裡結合自然與人文,讓人放慢腳步,感受生命。園區設計簡約但有巧思,四季都有不同植物,還有DIY課程和咖啡廳,讓遊客親手種植、品嚐特調咖啡。這裡不僅是休閒場所,更是與自然連結的空間,讓人放鬆、創造、享受生活。

采邑綠工坊位於雲林縣林內鄉的鄉間小徑上,是張瑞娥與夫婿以退休教師與園丁的身份,將原本的荔枝園轉化為療癒系花草庭園的空間。這座園區不僅是自然與人文的結合,更是一處讓人放慢腳步、重新與生命連結的休憩場所。從荔枝園到繽紛花草庭園的轉變,是主人們多年來對園藝的熱愛與對生活哲思的體現,也讓這處空間成為林內鄉最具代表性的綠意景點之一。

當你遠遠望向這座園區時,會發現它並非傳統的花園,而是一處融合了自然、藝術與生活實踐的空間。園區內的路牌指標清晰可辨,彷彿在提醒遊客這處園區的獨特性。園區的設計不追求華麗,而是以簡潔而富有心機的方式,將花草、多肉植物、小品裝飾與自然元素巧妙地結合,形成一幅活潑動人的畫面。每一株植物的選擇、每一處空間的安排,都透露出主人們對園藝的深刻理解與對生活的細膩觀察。

踏入園區,首先感受到的是一股清新的氣息。這處庭園的設計並非單純堆砌植物,而是以「一草一木皆有心」的理念,讓每一株植物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例如,園區內有大片的花木收藏,從春天的櫻花到秋天的桂花,四季皆有其色彩與氣息。而多肉植物的區塊則以幾何形狀的花盆與色彩搭配,形成一種現代與自然交融的美感。此外,園區內還設有小品與花器的展示區,讓遊客可以細細品味每一處細節,感受園藝與生活結合的巧思。

園區的中心位置是主人們的創作空間,這裡不僅是他們的工作室,也是遊客參與植栽DIY課程的場地。主人們以熱情的態度,將這處空間打造成一個讓大家都能親手參與、創造屬於自己的植物作品的場所。在這裡,遊客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容器與植物,由主人親自指導,從選種、種植到擺設,一步步完成自己的植物作品。這類課程不僅是對園藝知識的學習,更是一種與自然互動的體驗,讓遊客在親手創造的過程中,感受到生命成長的樂趣。

園區內的另一個亮點是「校長咖啡」這間咖啡廳。這間咖啡廳的設計與園區的整體風格相呼應,以自然與簡約的風格為主,並與園內的百年龍眼樹共存,形成一種與自然融洽共生的氛圍。咖啡廳內的咖啡廳與教學場域功能分明,遊客可以在這裡品嚐到主人親手沖泡的手作咖啡,或是點選一些手作鬆餅作為下午茶的搭配。咖啡廳的咖啡特色是主人親自研發的「特調咖啡」,這款咖啡以新鮮檸檬、手炒黑糖與濃縮咖啡調製而成,既有西西里咖啡的風味,又多了香濃的黑糖香,令人印象深刻。

除了咖啡廳,園區內的其他空間也值得細細品味。例如,園區內設有供遊客休憩的座椅與花壇,讓遊客可以在這裡放鬆身心,享受片刻的寧靜。此外,園區內還設有供遊客書寫與創作的空間,讓遊客可以在此留下自己的心聲與想法,與園區的自然氣息產生共鳴。

這座園區的設計理念,不僅是對園藝的熱愛,更是對生活哲思的體現。主人們相信,自然與人之間的連結,是一種療癒與成長的契機。因此,園區內的每一處空間,都經過精心設計,讓遊客在這裡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寧靜與創造的空間。例如,園區內的植栽DIY課程,不僅是對園藝知識的學習,更是一種與自然互動的體驗,讓遊客在親手創造的過程中,感受到生命成長的樂趣。

此外,園區的設計也考慮到遊客的舒適與便利。例如,園區內設有停車空間,方便遊客來訪。而園區的開放時間也考慮到遊客的作息,週五到週日的營業時間為09:00–17:00,平日則需提前預約,這讓遊客可以有足夠的時間來體驗這處園區的每一個角落。

總體而言,采邑綠工坊是一處結合自然、藝術與生活實踐的空間,它不僅是遊客休憩的場所,更是一處讓人重新與生命連結的場所。在這裡,遊客可以放慢腳步,感受自然的氣息,也可以親手創造屬於自己的植物作品,體驗生命成長的樂趣。這處園區的設計理念,讓遊客在這裡不僅能享受自然的美景,也能感受到生活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附近的景點
林北卡好數位生活館
寶隆紙廠
農田水利教育園區
林內車站
林內鄉農會
農田水利環境教育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