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碾米廠位於雲林斗南,有近百年歷史,以傳統方式處理稻米,並持續創新。廠區位於鎮中心,環境優美,結合自然與工業。歷史可追溯至1930年代,第三代經營者推動永續發展,保留傳統,也引入現代技術。廠區內有碾米車間、展示區、市集等,產品多樣,如醬好糠、纖米粒等,健康無添加。每逢週末,廠區會在7號倉庫舉辦市集活動,讓遊客親自體驗米食文化,也成為雲林重要的文化與經濟地標。
玉山碾米廠位於臺灣雲林縣斗南鎮,這是一個擁有近一個世紀歷史的傳統米穀加工企業,自創立以來便以「愛臺灣、疼農民、堅持好品質」為祖訓,深耕在地農業,並持續創新米食文化。廠區座落於斗南鎮的核心地區,周圍環境清幽,與周邊農田、溪流相映成趣,營造出自然與工業相融合的景觀。這座廠區不僅是臺灣米食產業的代表,更成為雲林縣重要的文化與經濟標誌,吸引許多本地居民與外地遊客前來參觀與體驗。
玉山碾米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當時由第一代創辦人開創,以傳統方式處理稻米,並在戰後時期擴展規模,成為臺灣重要的米穀加工企業。到了21世紀,第三代經營者接掌企業後,不僅維持傳統的匠心精神,更積極推動創新與永續發展,讓這座廠區在現代化與傳統之間找到平衡點。廠區的設計融合了老舊與新穎的元素,既有保留歷史風貌的工廠大樓,也有現代化的生產設施,展現出臺灣米穀產業的演變與進步。
斗南鎮作為雲林縣的農業重鎮,擁有豐富的稻米資源,而玉山碾米廠便位於這片土地上,與周邊農田緊密相連。廠區的地理位置優越,不僅能直接取得新鮮稻米,也方便與當地農民合作,確保稻米的品質與來源。廠區內的生產流程從稻種選育、耕作、收割、碾米、加工到包裝,皆由廠內員工親自操作,並嚴格遵循品質控制標準,確保每一粒米都符合高標準。這種自給自足的生產模式,不僅讓玉山碾米廠在市場上擁有穩定的供應鏈,也讓他們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建立起信譽。
玉山碾米廠的廠區內設有多個功能區域,包括碾米車間、產品展示區、市集攤位、以及員工休息區等。碾米車間是廠區的重點區域,這裡採用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技術,讓稻米在經過乾燥、脫殼、碾製等工序後,變為各種米製食品。產品展示區則是讓顧客親眼看到產品的製作過程,並瞭解每款產品的來源與特色。市集攤位則是廠區的亮點之一,每逢週末,廠區會在斗南火車站附近的7號倉庫舉辦市集活動,讓顧客可以親自試喫、購買產品,並與廠方互動,感受米食文化的魅力。
廠區的設計也考慮到環境與永續發展,例如在生產過程中,廠方會盡量減少能源消耗,並使用可回收材料包裝產品。此外,廠區內的員工餐廳與休息區也採用天然食材,讓員工在工作期間能享用健康、健康的餐點,展現出對員工的關懷與對環境的尊重。
玉山碾米廠的產品線非常豐富,涵蓋米製食品、米糠商品、碳足跡溫度米等多種類型。其中,「醬好糠」是廠方最具代表性的產品之一,這款產品採用天然原料,脫殼取下糠層米皮和胚芽體,完整保留精華營養,不僅能作為調醬使用,也適合直接塗抹在吐司、饅頭等食物上。此外,廠方還推出多種米製點心,例如「纖米粒綜合包」、「纖米條綜合包」、「芝麻纖米條」等,這些產品皆以100%純米製作,無添加調味料與防腐劑,是健康零食的代表。
除了產品本身,玉山碾米廠的市集活動也成為當地的特色活動之一。每逢週末,廠區會在斗南火車站附近的7號倉庫舉辦市集,讓顧客可以親自試喫、購買產品,並與廠方互動。市集活動不僅讓顧客更深入瞭解米食文化,也讓廠方能與本地居民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促進社區的發展與交流。
玉山碾米廠的廠區也經常接待來自各地的顧客與觀光客,他們可以親自參觀廠內的生產流程,並體驗米食文化的魅力。廠方也提供導覽服務,讓顧客能更深入地瞭解米製食品的製作過程,以及臺灣米食文化的歷史與發展。這種開放與親切的態度,讓玉山碾米廠成為雲林縣重要的文化與經濟地標。
在現代化與傳統之間,玉山碾米廠以創新與永續為核心,不僅讓傳統米食文化得以延續,也讓臺灣米穀產業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廠區的地理位置與生產模式,讓玉山碾米廠在雲林縣的農業與食品產業中佔有重要地位,成為臺灣米食文化的重要代表。無論是本地居民還是外地遊客,都能在這座廠區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米食記憶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