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部落與古道

高士部落位於屏東縣牡丹鄉,是排灣族有六百年歷史的聚落,分為上部落與下部落,擁有豐富的文化與自然景觀。高士神社、高士佛山、古道等景點,融合歷史與自然之美,展現排灣族的智慧。神社以白色鳥居聞名,象徵純淨與神聖;高士佛山步道可見傳統建築與自然風貌;古道曾是運送稻穀的重要路線,現為遊客探索歷史的經典路線。這些景點讓遊客深入體驗原住民文化與自然的和諧。

高士部落位於臺灣最南端的屏東縣牡丹鄉,是排灣族傳統聚落之一,擁有六百年的歷史,依山勢分為上部落與下部落,其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文化遺產,使其成為臺灣原住民文化的重要象徵。部落周圍的自然景觀與歷史遺跡,如高士神社、高士佛山、古道等,組成了一幅融合自然與人文的風景畫面。這些重點地點不僅展現了排灣族的傳統智慧,也讓遊客得以深入體驗臺灣原住民的生活與文化。

高士神社是高士部落最具代表性的歷史遺跡之一,位於南排灣紅寶石部落的野牡丹公園內,以純白的鳥居聞名。這座鳥居是日本神社的典型建築,但與日本其他神社不同,它的白色設計象徵著神聖與純淨,據說是為了紀念牡丹事件中犧牲的高砂族勇士而建造。神社周圍的自然景觀,包括山嵐與八瑤灣的景色,使這座神社成為兼具歷史與自然美感的風景點。遊客可以在此拍照留念,感受傳統與現代的交融。

高士佛山位於部落的山麓地區,標高514公尺,是恆春二佛之一。山頂有瞭望臺,雖然視野有限,但登頂的步道維護良好,適合親近自然的遊客。這座山的歷史與文化背景,與高士部落的遷村歷史緊密相連,展現了排灣族與自然環境的互動關係。山腳下的部落,則依山勢分佈,建築風格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元素,形成獨特的景觀。

高士穀道是連接上部落與下部落的傳統路徑,原名為「sadjungdjung」,意指回家時陡峭的路面幾乎可讓鼻子碰到膝蓋。這條古道在水稻收成後,曾是族人扛稻穀回部落的重要通道,因此得名。如今,這條古道已成為遊客探索高士部落歷史與自然景觀的經典路線。沿途中,可以見到排灣族傳統的建築與文化遺產,如永久屋(高士佛民宅住家區),這些建築不僅保存了原住民的建築風格,也展現了遷村後的新部落面貌。

永久屋是高士部落的重要地標之一,位於山腳下的住家區,是排灣族傳統聚落的代表。這些建築以彩繪裝飾為特色,雖然已非傳統的排灣族建築形式,但仍保留了原住民的文脈。永久屋周圍的自然景觀,包括山嵐與野牡丹公園,使這處成為遊客休憩與感受原住民文化的理想地點。在永久屋附近,可以見到高士神社的白色鳥居,與周圍的自然景觀相呼應,形成一幅靜謐而壯麗的畫面。

野牡丹公園是高士部落的另一個重要景點,位於神社附近,以野牡丹花為特色,花期期間吸引許多遊客來此賞花。公園內的自然景觀,包括山嵐與水池,使這處成為兼具生態與文化特色的風景點。遊客可以在此放慢腳步,感受臺灣原住民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存。

高士佛山的步道是探索部落自然景觀的另一個選擇,雖然山頂的瞭望臺視野有限,但沿著步道行走,可以見到高士部落的風貌與周圍的自然景觀。這條步道不僅是登山的路線,也是瞭解高士部落歷史與文化的重要途徑。在步道沿途,可以見到排灣族傳統的建築與文化遺產,如永久屋與神社,使遊客得以深入體驗臺灣原住民的生活與文化。

高士部落的古道與神社,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自然與文化的結合。這些重點地點,透過其獨特的景觀與文化背景,展現了臺灣原住民的智慧與美感。遊客在探索這些地點時,不僅能感受自然的美景,也能深入瞭解排灣族的歷史與文化,使高士部落成為一個值得深入探訪的風景勝地。

附近的景點
佳德谷植物園區
牡丹水庫
牡丹水庫與牡丹大橋
石門古戰場與牡丹社事件紀念公園
東源森林遊樂區與東源水上草原
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