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磐公園在臺灣屏東恆春,沿佳鵝公路,有壯麗海景和特殊地質。這裡有觀景台可看日出、晚霞、星空,還有石灰岩洞穴、滲穴,草原四季景色不同,懸崖壯麗但需注意安全。附近還有水蛙窟,曾經有蛙鳴,現在正努力復育生態。龍磐公園結合自然奇觀,是觀賞美景與感受自然力量的好地方。
龍磐公園位於臺灣屏東縣恆春鎮,沿著鵝鑾鼻與風吹砂之間的佳鵝公路延伸,是一處結合自然地質與壯麗景觀的特殊區域。這裡不僅是觀賞海天一色的絕佳地點,更因石灰岩地形、草原廣袤與風景奇異而成為墾丁國家公園的核心景點之一。整體地質結構由珊瑚礁石灰岩形成,經過長期風雨侵蝕與海浪衝刷,造就了獨特的崩崖、滲穴、巖洞等自然景觀,令人歎為觀止。
首先,龍磐公園的觀景臺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地點之一。從這裡可以遠眺浩瀚的太平洋,藍色的海水與湛藍的天空交相輝映,視野無遮蔽,是賞日出與晚霞的最佳位置。當太陽從海平線升起時,整片草原被染上金色的光暈,與遠處的懸崖形成強烈對比,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壯麗與詩意。而當夜幕降臨,這裡又成為觀星的絕佳地點,無光害的環境讓星空清晰可辨,繁星點點的夜空與無垠的草原交相輝映,給人一種沉浸式的寧靜感。觀景臺周圍的地形起伏明顯,沿著步道行走時,可以感受到海風的強烈與草原的廣袤,令人對自然的恢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接下來是石灰岩洞穴與滲穴的景觀。龍磐公園的石灰岩地形因長期受雨水溶蝕而形成了許多特殊的洞穴與滲穴。這些洞穴多分佈在公園的內側,部分洞口被植被覆蓋,需沿著步道深入探訪。洞穴內部的壁面因石灰岩的化學反應而呈現出不同色調的紋理,有的地方因水滴積累而形成晶體,有的則因氣流作用產生特殊的光影效果。滲穴則是石灰岩地表因長期雨水滲入而形成的裂溝,這些裂溝在陽光照射下會反射出閃閃的光暈,與周圍的草原形成強烈的對比。遊客在這些地點拍照時,可以捕捉到石灰岩與自然光線的互動,感受到地質變化過往的歷史痕跡。
再來說說公園內的草原景觀,這裡的草原被稱為「龍磐大草原」,是墾丁國家公園中最具特色的景觀之一。草原的廣袤與綠意盎然,與周圍的懸崖、海浪形成強烈的對比,讓人感受到自然的壯麗與詩意。春夏季節,草原上的草色鮮亮,與遠處的海浪交相輝映,形成一幅動人的畫面。而到了秋冬,由於強勁的落山風吹襲,草色會由綠轉為淡黃,甚至枯黃,彷彿人們換季換穿制服般,增添了獨特的視覺效果。草原的季節變化不僅讓遊客感受到自然的變化,也讓這裡的景觀更具多樣性。
此外,公園的懸崖與崖邊景觀也值得特別關注。這裡的懸崖多為石灰岩形成的陡峭巖壁,周圍的草地上散佈著許多警示牌,提醒遊客注意安全。在懸崖邊,可以遠眺太平洋的深藍色水域,與遠處的海浪交相輝映,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強大與壯麗。然而,由於風力強烈,崖邊的風勢非常強大,甚至會讓人站不穩,因此遊客在這裡活動時需要格外小心。部分崖邊的岩石表面因為長期風雨侵蝕而變得鬆散,遊客在行走時需要注意腳步,避免因地面不穩而跌倒。
除了這些主要景點,公園的周邊環境也值得關注。例如,距離公園不遠的「水蛙窟」,是一個以種植牧草為主的小村落,周圍的草原上偶爾可以看到野生的梅花鹿。水蛙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當時村莊內有個水潭,終年蛙鳴不斷,因此得名。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水潭逐漸枯竭,青蛙也因此消失,如今居民與墾管處合作,著手恢復生態環境,希望能重新讓蛙鳴響徹水蛙窟。這讓遊客在遊覽龍磐公園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周邊生態的變化與保護。
總體而言,龍磐公園是一個結合地質奇觀、草原廣袤與海景壯麗的特殊景點。這裡的觀景臺、石灰岩洞穴、滲穴、草原與懸崖,每一處都展現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然而,遊客在這裡活動時,也需要格外注意安全,特別是崖邊與草原的風力與地形,都需要謹慎行事。龍磐公園不僅是觀賞自然景觀的絕佳地點,也是感受自然力量與壯麗的完美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