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農場

臺東農場位於花東地區,交通便利,環境清潔,專注於生產有香味的健康農產品,並結合觀光休閒與農產品行銷。場本部位於池上鄉,有燈塔與牌樓標誌,圍牆設計簡潔藝術,設有石獅與多樣景觀,如自強園、標本園、花園,被譽為池上公園。場史館展示農具與農機發展,具教育意義。農場還設有會館與休閒農莊,未來將結合地方文化與自然景觀。農產品如「園林香米」聞名,且多樣化生產,如洛神蜜餞與茶樹精油。農場結合自然與人文,是花東地區的重要觀光地點。

臺東農場位於臺灣花東地區,場本部位於臺東縣池上鄉,鄰近南橫公路出口、池上加油站、三號公園與池上市街,交通便利,位置簡明。場區周圍環境純淨低污染,地處花東地區,以生產有香味的健康農產品為主,並結合土地活化管理、觀光休閒與農產品行銷,形成多元發展模式。以下將針對重點地點進行介紹:

場本部為臺東農場的核心區域,位於池上鄉新興村,場名標幟分立於省道兩側,一為燈塔型式,一為牌樓型式,目標顯明,造型創新。場區周圍的圍牆以漿砌卵石為基底,貼有黑、白、暗紅三色卵石,整體設計簡潔而具有藝術感。圍牆兩側共設置100座石獅,象徵堅定與力量,展現農場的歷史與文化精神。場本部的建築羣以辦公大樓為中心,周圍分佈員工櫥餐、宿舍、生產場房、原料庫以及文康、車庫等設施,體現農場的生產與管理功能。場後原為魚池,後改建為網球場,成為員工休閒與運動的場地。場區廣場設有蔣中正全身立姿銅像,象徵歷史與紀念意義。場區空地經過精心設計,包含自強園、標本園、噴水池、花園等景觀,蒼杉翠怕,滿園常青,百花時放,被譽為「池上公園」,環境優美,是休閒與生態旅遊的熱門地點。

場區內的場史館保存了豐富的古農具與現代農機演進展示,具有教育與觀摩價值。場史館內可見早期的農業工具,如木製犁、石磨、牛車等,展現農場從無到有的歷史過程。同時,場史館也展示現代農業設備的發展,如機械化耕作工具、灌溉系統等,反映農場在科技與傳統之間的平衡。場史館的設置,不僅是對農場歷史的回顧,也是對農業發展的教育場所。

場區內的其他景點包括自強園、標本園與花園。自強園以種植本地特色植物為主,展現農場的生態與環境保護理念。標本園則收藏各種植物、動物與礦物標本,供人參觀與學習。花園則是農場的休閒空間,種植多種花卉與蔬果,提供員工與遊客休閒與觀賞的機會。場區內的噴水池與噴泉,則是涼爽與休閒的景點,為熱氣天提供舒適的環境。

場區內的觀光設施包括池上會館、東河休閒農莊與花蓮壽豐榮民會館。池上會館為場區內的重要建築,目前開放接待,提供住宿與餐飲服務,是遊客休憩的據點。東河休閒農莊與花蓮壽豐會館則由外部廠商經營,目前尚在整修中,尚未正式開放住宿服務。然而,這些設施的設立,顯示農場在觀光業上的發展方向,未來將結合地方文化與自然景觀,提供更豐富的觀光體驗。

農場的生產區主要位於場本部及各分場,包括知本分場與花蓮分場。知本分場位於花蓮縣,管理範圍包括東河、鹿野、長良等輔導區,轄有78個農莊與關山、禮農、東河等自力墾區。花蓮分場則位於花蓮縣壽豐鄉,管理範圍包括原屬玉里榮民醫院的長良實驗農場,並設有壽豐榮民會館。這些分場的設立,使農場的生產與管理範圍橫跨臺東與花蓮兩縣,形成完整的農業生產網絡。

農場的農產品主要來自於池上大同合作農場的水稻田,種植水稻的區域廣闊,水渠交錯,形成良好的灌溉系統。農場的稻米產量穩定,其中「園林香米」以香氣濃鬱、口感細膩聞名,是農場的特色產品。此外,農場還生產友善白米(銀川)、洛神蜜餞與果醬汁、茶樹精油等農產品,這些產品不僅符合健康飲食需求,也展現農場在農業生產上的多樣性與創新。

農場的交通網絡便利,與南橫公路、臺9線等主要道路連接,方便遊客前往。場區周邊的三號公園與池上鄉的歷史文化景點,如池上車站、池上觀光農場等,也與農場形成互動,吸引遊客來訪。農場的環境優美,結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成為花東地區的重要觀光地點。

總結而言,臺東農場的重點地點包括場本部、各分場、會館、農莊、場史館、自強園、標本園、花園等。這些地點不僅展現農場的歷史與文化,也體現農場在生產、觀光與教育方面的多樣性。農場的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結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是花東地區的重要觀光與休閒地點。

附近的景點
杜園
池上鄉農會觀光工廠金色豐收館
池上環鄉自行車道
金色豐收館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台東池上客家文化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