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車站

光復車站位於花蓮縣光復鄉,是東線的重要車站,2016年改建後,融合自然與原住民文化特色,成為旅客抵達花東後的第一個風情地標。車站設計採用流線型外觀,搭配原住民編織紋理與黃黑條紋,兼具時尚與舒適。站內設有無障礙電梯、電子時刻表與電子票證,提升便利性。周邊有馬太鞍濕地、光復糖廠與大農大富森林園區,旅客可輕鬆前往欣賞自然與文化景觀,是探索花東的重要起點。

光復車站位於花蓮縣光復鄉,是臺灣鐵路公司東線的重要車站之一。這座車站自2016年改建後,成為花東地區兼具自然景觀與原住民文化特色的交通樞紐。車站設計以「自然車站」為概念,融合生態綠化與原住民文化元素,成為旅客抵達花東後首個感受到的風情地標。其周邊環境與交通動線,也串聯著花東地區多處自然景觀與文化遺產,使其不僅是鐵路交通的中轉站,更是探索花東風情的重要起點。

光復車站的改建工程,主要考量在於提升車站機能與旅客舒適度,同時強化與周邊自然與文化景觀的聯結。車站整體設計採用流線型外觀,屋簷設計可遮蔽陽光,改善站內無設置空調的缺點。站前的屋簷與窗戶設計,以原住民編織紋理點綴,棕色系的調色搭配,呈現出穩重且自然的視覺感受。站內的窗戶則採用黃黑相間的條紋設計,保留臺鐵經典風格,同時也增添時尚感。站內的候車區設有電子式時刻表,取代傳統的紙質時刻表,並允許使用電子票證進出車站,提升便利性。

車站的月臺部分均設有無障礙電梯,方便不同年齡層的旅客使用。月臺進站口雖不大,但站內的動線設計合理,旅客可順利前往各個出入口。車站內的售票口設計為多角形,與一般車站的平行式售票口不同,這種設計不僅獨特,也增加了車站的視覺特色。此外,車站內設有鐵馬族的補給站,旅客在候車時可在此休息、補水或補充能量,為長途旅行提供便利。

光復車站周邊環境與交通動線,與花東地區的自然景觀與文化遺產緊密連結。車站附近有馬太鞍濕地,這是一處位於花蓮縣光復鄉的濕地生態系統,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是觀賞候鳥與生態景觀的熱門地點。從光復車站出發,沿著自行車道可順利抵達馬太鞍濕地,沿途可欣賞到濕地與山地交錯的自然景觀,是花東地區重要的生態旅遊地點。

除了馬太鞍濕地,光復車站周邊的光復糖廠也是一處值得探訪的歷史遺產。這座糖廠建於1930年代,曾是臺灣重要的糖業生產基地,現已轉型為文化園區,展覽內容涵蓋糖業歷史、糖業技術與原住民文化。旅客可透過光復糖廠的展覽,瞭解臺灣糖業的發展歷史,並感受當年糖廠的運作方式與原住民文化。

此外,光復車站與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的距離也不遠,這座森林園區位於花蓮縣光復鄉,是臺灣最大的林場之一,擁有廣大的森林生態系統與多樣的野生動植物。從光復車站出發,沿著花東公路可順利抵達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旅客可在此享受森林氧氣、進行森林浴,或參與導覽活動,深入瞭解臺灣的森林生態。

除了自然景觀,光復車站周邊的原住民文化也值得探訪。花蓮縣位於臺灣東部,是原住民文化的重要聚集地,光復車站附近的馬太鞍部落、太巴塱部落等,都是原住民文化的重要遺產。這些部落擁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傳統儀式與生活習慣,旅客可透過訪問這些部落,深入瞭解原住民的歷史與文化。

光復車站的交通動線也與周邊的自然與文化景點緊密連結。旅客可從光復車站搭乘公車或自行車,前往馬太鞍濕地、光復糖廠、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等景點。此外,光復車站也與花蓮市、鳳林車站等車站相連,旅客可透過鐵路交通,順利前往花東地區的其他景點。

光復車站的設計與周邊景觀,使其成為花東地區重要的交通與文化地標。車站的改建工程不僅提升了車站的機能與舒適度,也強化了與周邊自然與文化景觀的聯結,使其成為旅客探索花東風情的重要起點。無論是想要欣賞自然景觀,還是想了解原住民文化,光復車站都是一個值得停留的車站。

附近的景點
花蓮觀光糖廠
馬太鞍古屋
花蓮觀光糖廠(光復糖廠)
馬太鞍休閒農業區
馬太鞍溼地生態園區
拉索埃生態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