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位於基隆,結合教育、展示與休閒,讓遊客親近海洋。館內有八大主題展廳,包括科學、船舶工程、文化與環境等,透過互動展項讓觀眾學習海洋知識。還有特別展覽與教育活動,讓參觀更有趣。館區設計融入自然,周邊還有許多景點,是認識海洋與享受自然的好地方。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位於臺灣基隆市中正區,是一個結合教育、研究、展示與休閒娛樂功能的綜合性海洋主題博物館。館區依山傍海,周圍環境優美,不僅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資源,更融合了臺灣的海洋文化與科技發展。博物館的設計理念以「親近海洋、認識海洋、善待海洋、永續海洋」為核心,透過多樣化的展覽與互動式展項,引導觀眾深入探索海洋的奧祕,並激發對海洋環境的關懷與保護意識。

博物館的主題館主要由八大常設展覽組成,每個展廳都針對不同的海洋主題進行深入介紹,並結合科學研究與文化傳承,讓訪客在學習中感受海洋的浩瀚與多樣性。其中,海洋科學廳是博物館的重點展區之一,這裡透過科學實驗與數位技術,展示海洋生物學、海洋化學、海洋物理等領域的知識。展廳內設有互動式觸控螢幕,讓觀眾可以透過點擊與滑動,瞭解海洋生態系統的運作方式,以及海洋環境的變化對人類生活與地球環境的影響。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展區是船舶與海洋工程廳,這裡展出了許多與海洋工程相關的設備與模型,包括漁船、漁網、船用引擎等,並介紹臺灣漁業的歷史與發展。展廳內還設有互動體驗區,讓觀眾可以親身操作船舶模型,體驗航海的過程,並瞭解船舶工程的技術與創新。此外,展廳內還展示了一些與海洋工程相關的科學研究成果,例如海洋能源開發、海洋污染治理等,這些內容不僅展現了臺灣在海洋科技領域的成就,也讓觀眾對海洋工程的未來發展有更深入的認識。

除了科學與工程的展覽,博物館的海洋文化廳也是一個重要的展區,這裡介紹了臺灣的海洋文化與歷史,包括漁業、海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海洋產業的發展等。展廳內設有互動式展板,讓觀眾可以透過點擊與滑動,瞭解臺灣的海洋文化與歷史,並與其他國家的海洋文化進行比較。此外,展廳內還設有海洋文化展示區,展出了許多與海洋文化相關的文物與 artefacts,例如漁船模型、海洋工具、海洋藝術品等,這些展品不僅展現了臺灣的海洋文化特色,也讓觀眾對海洋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

博物館的水產廳則是專門介紹水產資源與漁業技術的展區,這裡展示了許多與水產相關的設備與技術,包括養殖技術、漁業工具、水產加工技術等。展廳內還設有互動式展項,讓觀眾可以透過點擊與滑動,瞭解水產資源的種類與養殖方法,以及漁業技術的發展歷程。此外,展廳內還設有水產資源展示區,展出了許多與水產資源相關的文物與 artefacts,例如水產工具、水產加工設備、水產資源樣本等,這些展品不僅展現了臺灣的水產資源特色,也讓觀眾對水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有更深入的認識。

博物館的海洋環境廳則是專門介紹海洋環境與保護的展區,這裡透過科學研究與數據分析,展示海洋環境的變化對人類生活與地球環境的影響。展廳內設有互動式展板,讓觀眾可以透過點擊與滑動,瞭解海洋環境的變化,以及人類活動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此外,展廳內還設有海洋環境保護展示區,展出了許多與海洋環境保護相關的文物與 artefacts,例如海洋污染治理設備、海洋保護措施、海洋環境保護教育資料等,這些展品不僅展現了臺灣在海洋環境保護方面的努力,也讓觀眾對海洋環境保護有更深入的認識。

除了這些常設展區,博物館還設有主題展覽與特別展覽,例如「我們的環評 我們的未來」特展,這是一個結合環境評估與未來選擇的展覽,透過互動式展項,讓觀眾瞭解環境評估的重要性,並思考未來的選擇對環境的影響。此外,博物館還會定期舉辦海洋主題的教育活動,例如海洋科學講座、海洋文化工作坊、海洋生態探險活動等,這些活動不僅讓觀眾對海洋有更深入的認識,也提供了與海洋相關的學習機會。

博物館的環境設計也十分注重與自然環境的融合,館區內設有潮境海洋中心、潮境公園、環保復育公園、八斗子公園等遊憩設施,這些設施不僅提供了觀眾休閒娛樂的空間,也讓觀眾在自然環境中感受海洋的氛圍。此外,博物館的周圍還有許多與海洋相關的景點,例如八斗子漁港、九份、平溪等,這些景點與博物館相結合,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海洋旅遊路線,讓觀眾在遊覽博物館的同時,也能體驗臺灣的海洋文化與自然環境。

總體而言,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是一個結合科學、文化、教育與休閒娛樂的綜合性海洋主題博物館,透過多樣化的展覽與互動式展項,讓觀眾在學習中感受海洋的奧祕,並激發對海洋環境的關懷與保護意識。博物館的設計理念與展覽內容,不僅展現了臺灣在海洋科技與文化方面的成就,也為觀眾提供了一個深入瞭解海洋的機會,讓觀眾在探索海洋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自然環境的美好與重要性。

附近的景點
潮境公園
八斗子海濱公園
大坪海岸
碧砂漁港
槓子寮砲台
深澳漁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