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蘭古道是條連接基隆、暖暖、平溪等地的歷史古道,結合自然與人文,是熱門遠足路線。暖東舊道是其中重要路段,有石厝與土地公廟遺跡,還能到五分山與煤礦博物園區。拉波波村有溪谷與心形步道,東安宮與油桐花景點也很吸引人。五分山是中點,月眉坑瀑布與荖寮坑古道也都是特色地點。這條路線歷史與自然景觀兼具,適合喜歡探險與休閒的遊客。
淡蘭古道是一條穿越臺灣北部山脈的歷史古道,蜿蜒於基隆、暖暖、平溪、雙溪、猴硐等地之間,結合了自然景觀、歷史遺跡與文化特色,成為登山愛好者與歷史探險者的熱門路線。這條古道不僅是過去漢人開墾與運輸的重要通道,也因沿途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成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遠足路線之一。以下將重點介紹淡蘭古道沿途的幾個代表性地點,帶領讀者深入探索這條古道的歷史與風景。
首先,暖東舊道是淡蘭古道中最具歷史意義的路段之一,起點位於基隆暖暖,延伸至平溪與十分寮,是清代漢人開墾與運輸的重要通道。這條古道歷史可追溯至清乾隆三十五年,當時漢人進入暖暖、平溪地區種植大菁並以樟腦為主業,逐漸形成暖暖至十分寮的道路,成為暖東舊道的雛形。暖東舊道雖然經過整修,但仍保留了原始古味,沿途可見多處石厝遺址與石棚土地公,這些遺跡隱藏在山林間,是歷史與自然結合的見證。步道途中,登山者可以走到五分山稜線,到達擁有200多年歷史的「嶺頭福德宮」石砌土地公廟,這座土地公廟是暖東舊道的終點,也是古道歷史的見證。民眾可沿原路返回起點,或進一步銜接五分山步道,參觀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瞭解臺灣煤礦歷史的發展。
接下來是拉波波村(LAPOPO),這座村落在淡蘭古道中路(暖東舊道)的中途,曾是平埔族那那社的居住地,故名暖暖。數百年前,水鹿常見於暖東溪谷,如今,這裡轉型為臺灣水鹿背負行囊反居的絕美露營地,百年青山綠水依舊,淡蘭遊人行囊在綠水驛站間享受奢華。拉波波村周圍的暖東峽谷步道,有大環與小環步道,形成心型雙環步道系統。大環步道通往百年土地公廟,也是淡蘭古道中路之一段,林相優美,溪谷水聲相伴,古意清幽,適合親子同遊。小環步道則有難得一見的滑瀑景觀,沿途九丁榕大樹與低海拔蕨類生態豐富,是享受山林芬多精的絕佳健腳級步道。
東安宮位於暖東峽谷步道的沿途,是這條路線的重要文化標誌。東安宮周圍種滿山櫻與油桐,每年4、5月,整片白茫茫的油桐花如雪般飄落,成為吸引遊客的景點。東安宮本身是歷史遺跡,與暖東峽谷的自然景觀相呼應,形成獨特的風景。這條步道也讓遊客可以順道走走淡蘭古道「暖暖-十分」路段,除了賞桐花,也能看到不同歷史遺跡,例如石厝遺址與產業道路,感受古道的歷史氣息。
五分山是暖東舊道的重要地標,位於基隆暖暖與平溪之間,是古道的中點。五分山稜線是古道的關鍵點,從這裡可以俯瞰四周山林與溪谷,感受自然的壯麗。五分山步道與暖東舊道銜接,是登山者休息與補給的據點。五分山周圍的景觀,包括溪谷、林相與歷史遺跡,使這座山成為淡蘭古道中的重要景點。
月眉坑瀑布位於淡蘭古道的某一段路線中,是這條古道的自然景觀代表之一。這座瀑布位於雪山山脈邊,自古以來便是發現地下泉源的地區,清代開發時期,舊地名為「湯圍」。月眉坑瀑布的水聲與周圍的自然景觀,使這座瀑布成為登山者與自然愛好者的重要停車點。雖然瀑布本身並未特別壯麗,但其周圍的環境與歷史背景,使它成為淡蘭古道中的一個特色景點。
童軍活動中心(暖東峽谷)位於基隆暖暖東勢坑,是這條古道的另一個重要地點。這裡曾經是基隆學子青春歲月的童軍中心,如今轉型為臺灣水鹿背負行囊反居的露營地。童軍活動中心周圍的產業步道,種滿山櫻與油桐,每年4、5月,整片白茫茫的油桐花如雪般飄落,成為吸引遊客的景點。這座中心與暖東峽谷步道結合,使遊客可以順道走走淡蘭古道「暖暖-十分」路段,除了賞桐花,也能看到不同歷史遺跡,感受古道的歷史氣息。
此外,暖東舊道附近的荖寮坑古道,原是荖寮坑煤礦區,與暖東舊道發展密切相關。當時礦區工人多屬平溪、十分寮居民,平日皆經由暖東舊道往返兩地,登山民眾亦可順遊前往憑弔昔日礦業的歷史遺跡。這條古道與暖東舊道的結合,使它成為淡蘭古道中的一個特色景點。
總體而言,淡蘭古道沿途的這些重點地點,不僅具有歷史價值,也因自然景觀的美觀,成為登山愛好者與歷史探險者的熱門路線。從暖東舊道的歷史遺跡,到拉波波村的自然景觀,再到東安宮的歷史文化,每一處都展現了淡蘭古道的獨特魅力。這些地點不僅是古道的見證,也是臺灣自然與文化的重要代表。無論是歷史愛好者、自然愛好者,或是尋求休閒的遊客,都能在淡蘭古道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