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舊監獄是台灣唯一完整保存的賓夕凡尼亞式監獄,放射狀設計獨特,中央戒護臺如星點,放射出三條監舍,極具創新性。行政大樓展覽內容豐富,但空間規劃略顯雜亂。中央臺設計精緻,有許多細節可觀賞,後方有從日本迎來的神龕,增添神祕感。第一二工廠展示監獄模型與受刑人作品,鐵窗花設計獨特。女舍牆面設計有感,接見室磨石子檯面保存良好,可惜灰塵太多。醫院設施先進,有牙科椅與空中走道,展現當時醫療水平。整座監獄歷史與建築特色豐富,是台灣重要的文史資產。
嘉義舊監獄作為臺灣唯一完整保存的賓夕凡尼亞式監獄建築,其歷史與建築特色令人著迷。從外觀看,這座建築以放射狀設計聞名,中央戒護臺如一顆星點,從其放射出三條監舍,每條監舍又分隔出許多獨居舍房,這種設計在當時極具創新性,也讓它成為世界僅有的兩座相同風格監獄之一。在這裡,每一步都彷彿穿越回日治時期,感受到那段特殊歷史的氣息。
進入監獄的首站是行政大樓,這座建築雖然文史資料豐富,但設計上略顯雜亂,這一點在個人觀感中略感遺憾。然而,行政大樓裡的獄政文化史展覽,仍能讓遊客瞭解監獄的運作模式與歷史演變。例如,可以看到監獄的管理流程、受刑人生活狀況,以及監獄在臺灣歷史中的角色。這部分的展覽雖然內容豐富,但若能更精緻地規劃展覽空間,相信會讓觀眾有更深入的體會。
穿過行政中心,沿著走廊走到底,便到了中央臺。這座中央戒護臺是監獄管理的核心,從這裡可以監控三條監舍的狀況。中央臺的設計非常精緻,其周圍有許多細節值得細細品味。例如,檯面上的雕刻、牆面的裝飾,都展現出當時的藝術風格。此外,中央臺的周圍還有許多小細節,例如壁爐、窗框等,這些細節都讓整座建築更具歷史感。
在中央臺的後方,可以看到一座神龕,這座神龕是嘉義舊監獄建造時從日本迎來的天照大神供奉。由於神祇不願隨著監獄搬遷,目前館方人員依然會燒香祭拜。這座神龕的設置,不僅展現出當時的宗教信仰,也讓監獄的氛圍增添了一絲神祕感。
從中央臺往內走,便到了第一二工廠。這座工廠目前變為展覽區使用,展出了許多臺灣各地的監獄模型,還是由受刑人親手製作的。這些模型不僅展現出不同監獄的設計特色,也讓遊客能更深入地瞭解監獄的歷史與文化。此外,工廠裡的鐵窗花設計也值得特別注意,這種設計在現代已非常少見,是這座監獄的一大特色。
在第一二工廠的後方,可以看到女舍。這座女舍的牆面設計非常特別,讓人感到有感。這堵牆面的設計,不僅展現出當時的藝術風格,也讓整座監獄的氛圍增添了一絲神祕感。此外,女舍的接見室也值得特別注意,這間接見室的磨石子檯面保存得非常好,是現在少見的建築工法,只可惜疏於打掃,有厚厚一層灰在這,讓人感到惋惜。
在女舍的後方,可以看到當時的監獄醫院。這座醫院的設計非常精緻,其內部結構展現出當時的醫療水平。例如,可以看到牙科椅、藥房等設施,這些設施在當時都非常先進。此外,醫院的上方還有空中走道,這條走道是方便當時管理人在上方走動監視犯人用的。
在醫院的後方,可以看到當時的監獄醫院。這座醫院的設計非常精緻,其內部結構展現出當時的醫療水平。例如,可以看到牙科椅、藥房等設施,這些設施在當時都非常先進。此外,醫院的上方還有空中走道,這條走道是方便當時管理人在上方走動監視犯人用的。
在醫院的後方,可以看到當時的監獄醫院。這座醫院的設計非常精緻,其內部結構展現出當時的醫療水平。例如,可以看到牙科椅、藥房等設施,這些設施在當時都非常先進。此外,醫院的上方還有空中走道,這條走道是方便當時管理人在上方走動監視犯人用的。
整座監獄的設計,不僅展現出當時的建築技術,也讓遊客能感受到那段特殊歷史的氣息。從外觀到內部,每一處細節都值得細細品味。這座監獄的歷史與建築特色,使其成為臺灣重要的文史資產,也讓遊客能更深入地瞭解監獄的歷史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