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山親山步道在台北北投區,是條結合自然景觀與休閒的步道,沿著北藝大後山走,經過松林和刺竹林,有紅土和岩石階梯,涼爽又適合拍照。總長3公里,起點在校內,沿路有涼亭、紅土層、山頂平台等景點,視野開闊,可遠眺台北市景,是避暑和賞景的好地方。
忠義山親山步道位於臺北市北投區,是大屯山系中一條兼具自然景觀與休閒功能的步道。整條步道沿著臺北藝術大學後山蜿蜒而行,沿途穿過松林與刺竹密佈的林間,偶爾能見到紅土層與岩石階梯的地形,是臺北市內少數能感受到山野氣息的步道之一。步道總長約3公里,海拔約185公尺,沿途有許多適合拍照的景點,也因遮陽率高而成為避暑的優選。以下將重點介紹步道沿途的幾個特色地點,帶領讀者更深入認識這條步道的風采。
首先,步道的起點位於臺北藝術大學校園內,從校門口沿著緩坡 upward 走約10分鐘,便會到達登山口。這段路徑雖然不算陡峭,但沿途有許多石階,是步道的起始點。這裡的景觀以校園周圍的松林與刺竹為主,樹木高大,枝葉交錯,為行走者提供了天然的遮蔽。在這裡可以遠眺北投市景,甚至能看見社子大橋的剪影,是步道初期的賞景點之一。
接著,步道沿著山脊緩緩上昇,進入林間後,沿途的景觀開始轉變。由於遮陽率高,這裡的氣候相對涼爽,適合在夏季行走。步道兩側的林木茂密,松樹與刺竹交錯生長,形成一片綠色的隧道。這段路徑的氣氛非常靜謐,偶爾能聽到鳥鳴與風聲,是適合放慢腳步、欣賞自然的段落。沿途的石階雖然不算陡峭,但因為是石板路,行走時需稍加註意腳步,以免滑倒。
在步道中段,會經過一個涼亭,這是步道上的一個重要休息點。涼亭位於林間,周圍有幾棵松樹,為行走者提供了暫時歇息的空間。在這裡可以稍作休息,飲水或補充能量,也適合拍照記錄步道的風景。涼亭旁邊的視野相當開闊,可以遠眺北投市的景觀,甚至能看見捷運北投機房的煙囪,是步道中段的賞景點。
當步道接近頂點時,會經過一段紅土層的地形。這段路徑的土壤呈現紅褐色,是因為長期風化作用形成的結果。紅土層的地形與周圍的岩石階梯形成對比,增添了步道的自然風味。這段路徑的氣氛比較開闊,偶爾能見到小白鷺在空中飛翔,為步道增添了動靜結合的畫面。紅土層的地形也因季節不同而有不同的色彩,春天時呈現鮮亮的綠色,夏天則因陽光照射而呈現紅褐色,是步道上一個值得停留的景點。
當步道接近山頂時,會到達一個寬廣的平臺。這是步道的終點,也是整條步道的最高點。平臺上的座椅排列整齊,為行走者提供了休息的空間。從這裡可以遠眺臺北市的景觀,包括士林、北投、石牌、天母等地區,甚至能看見大屯山羣峯的剪影。這段視野非常開闊,是步道上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平臺上的氣氛非常舒適,適合在這裡稍作休息,欣賞周圍的景觀。
步道的最後一段是陡峭的岩石階梯,這段路徑的坡度較大,需要一定的體力。岩石階梯的地形與周圍的紅土層形成對比,增添了步道的挑戰性。這段路徑的氣氛較為嚴峻,但同時也因岩石的質感而增添了自然的風味。在這段路徑上,可以遠眺北投焚化爐的煙囪,以及社子大橋的剪影,是步道最後的賞景點。
整條忠義山親山步道的景觀變化多端,從林間的鬆林到紅土層的地形,從涼亭的休息點到山頂的平臺,每個地點都有其獨特的風味。步道的氣候相對涼爽,適合在夏季行走,但因有石階與岩石階梯,建議穿著舒適的鞋子。步道的視野開闊,是臺北市內少數能感受到山野氣息的步道之一,是喜歡自然與休閒的遊客必訪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