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系_白鷺鷥山_康樂山_明舉山親山步道

台北市內湖區的五指山系,包括白鷺鷥山、康樂山和明舉山,組成親山步道網絡,路線舒適、景觀豐富,還有許多歷史與文化故事。白鷺鷥山附近有三座廟宇,傳說故事讓這裡更特別。康樂山有三角點與基石,是登山者熱愛的景點。明舉山則有原始林相與生態館,雖然生態館今天沒開放,但周圍步道仍可漫步。這三座山都位於內湖區,讓市民和遊客能近距離感受自然與歷史,是台北市不可錯過的親山步道。

臺北市內湖區的五指山系,包含白鷺鷥山、康樂山與明舉山,三座山峯共同構成臺北市內知名的親山步道網絡,其路線舒適易行、自然景觀豐富,且沿途穿插著豐富的在地歷史與文化故事。這三座山峯不僅是臺北市親山步道的一部分,也因其所處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成為城市居民與遊客尋找休閒與戶外活動的熱門選擇。

白鷺鷥山,又稱十四分坡山,海拔約143公尺,是五指山系東南稜的重要支點。這座山峯因位於大湖公園側邊,且其登山口附近有三座在地知名的廟宇——黃石公廟、福佑宮與老公祠,使其成為臺北市內兼具自然與人文特色的登山點。黃石公廟的由來與傳說,是當地居民口耳相傳的歷史故事,據說廟內巨石從山上滾落時,恰巧有位身著黃袍的長者端坐其上,因此得名「黃石公」。而老公祠則有更為神祕的歷史背景,傳說在開築大湖公園邊的十四份輕便鐵道時,因工程不順遂,有人提出「活人祭」祈求工程順利,最終以一位虛弱的老乞丐為祭品,後由地方人士鳩資建廟供奉,以求其保祐。福佑宮所供奉的土地公,則是當地居民祈求平安與豐收的重要信仰中心。這三座廟宇的歷史與故事,為白鷺鷥山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從白鷺鷥山的登山口出發,沿著輕鬆的步道上山,約30分鐘便可抵達山頂。山頂可遠眺內湖住宅區,並可見即將通車的捷運線,為城市景觀增添動態的視覺。此外,山頂設有三角點,作為地理標記,也是登山者確認位置的重要參考點。從白鷺鷥山下山後,可沿著成功路五段前往康樂山的登山口,這段路線雖然路標不顯著,但整體坡度平緩,適合不同體力的登山者。途中需注意岔路,左邊是通往內溝裏的方向,右邊則是通往康樂山的正途,若未留意岔路,可能錯過打印臺,但這也讓登山者有機會親身體驗康樂山的基石與周遭景觀。

康樂山海拔約121公尺,是五指山系中較為平緩的山峯,其登山口位於成功路五段,沿著步道上山,可見內湖市區的景觀,且沿途有漆彈場的槍聲,為城市生活增添一絲動態的趣味。康樂山的特色在於其山頂的三角點,這座標記不僅是地理上的標記,也成為登山者確認位置的重要參考點。此外,康樂山的基石是登山者在登山途中必見的景點,其設計巧妙,為登山者提供一個觀賞周圍景觀的平臺。從康樂山下山後,可沿著內溝裏的路徑前往水源頭福德宮,這座廟宇位於溪畔,為登山者提供一個休息與祈福的場所。水源頭福德宮附近的打印臺,是登山者在登山途中必須注意的指標,它不僅是登山者確認方向的參考點,也成為登山者在登山途中一個輕鬆的休息站。

明舉山海拔約101公尺,因山腳處有許多山紅柿樹,故得名。這座山峯的特色在於其周遭的林相,雖然樹林間視野不佳,但卻是臺北市內少數保留原始林相的山峯之一。從明舉山下山後,可沿著內溝溪的步道前往生態館,這座生態館是臺北市內重要的自然教育場所,為遊客提供一個瞭解生態與環境的機會。然而,生態館今日未開放,但其周遭的溪畔步道仍可供遊客緩步行走,感受自然的氛圍。明舉山的登山口位於內溝裏,沿著步道上山,雖然坡度較陡,但整體路線仍然舒適易行,適合不同體力的登山者。

這三座山峯的共同點在於,它們都屬於五指山系,且都位於臺北市內湖區,為城市居民與遊客提供一個近距離接觸自然與歷史的機會。白鷺鷥山的歷史故事、康樂山的三角點與基石、明舉山的生態與林相,都是這三座山峯的特色所在。此外,這三座山峯的路線雖然輕鬆易行,但沿途的景點與歷史背景,使其成為臺北市內不可錯過的親山步道。無論是尋找休閒、戶外活動,或是探索在地文化與歷史,這三座山峯都提供了豐富的體驗與記憶。

附近的景點
大湖公園
湖山六號公園
東湖哈拉影城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防災科學教育館
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
郭子儀紀念堂_內湖紅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