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自然公園

關渡自然公園在台北北投,是個結合生態教育與自然體驗的好地方。園內有高低起伏的地勢,生態資源豐富,從海岸林到濕地、埤塘與月池,每個地方都充滿自然的奧秘。入口廣場提供導覽資訊與休息空間,海岸林有紅樹與防風樹,濕地則有水鳥與螃蟹,月池與埤塘都是賞鳥與生態學習的熱點,還有階梯廣場與隱秘角落等多樣景點,讓人深入感受自然之美與生態的多樣性。

關渡自然公園位於臺北市北投區,是一處結合生態教育與自然體驗的綠洲,園內地勢高低錯落,生態資源豐富,從海岸林到濕地,從埤塘到月池,每個角落都藏着自然的奧祕。園內設有多處特色景點,吸引遊客與學子深入探索,感受人與自然的共存與互動。以下是園內重點地點的介紹:

**入口廣場**
園區入口處設有廣闊的廣場,為遊客提供集散空間。廣場旁邊有導覽資訊站,提供園區地圖與活動資訊,也設有悠遊卡刷卡機與實體票購買機器,方便遊客進園。廣場周邊種植多樣的植物,包括香草與草本植物,為園區增添生動的色彩。入口處的鳥類觀察點,是遊客初入園區的第一個驚嘆點,高蹺鴴的蹺蹺步態與黑白斑紋,讓遊客感受到鳥類與環境的共生關係。

**海岸林區**
園內東側為海岸林區,這裡是連接陸地與海洋的生態轉換帶,樹木種類以紅樹與防風樹為主,如紅樹的氣生根與防風樹的氣生根,均為適應潮濕環境的特殊結構。林區內有座木橋,遊客可在此休息,遠眺海景,感受潮濕的海風與海浪聲。林區中間有棵巨大的海檬果樹,其樹皮粗糙,果實呈現深綠色,但因含有毒素,遊客需謹慎避免接觸。林區內的樹幹上常有鳥類與昆蟲的蹤跡,展現生態的多樣性。

**濕地生態區**
園內濕地是核心景點之一,為遊客提供觀察水岸生態的機會。濕地內有許多水生植物,如水草與浮萍,為魚類與無脊椎動物提供庇護。濕地邊緣有親蟹平臺,遊客可在此觀察螃蟹的活動,螃蟹見到人類接近時會迅速躲回洞中,展現其警覺性。濕地內的螞蟻羣體忙碌地穿梭,樹枝上標記的螞蟻軌跡,讓遊客感受到自然的動態。濕地的水岸線清晰,是許多水鳥的棲息地,如白鷺鷥與黑冠麻鷺,其黑白斑紋與灰棕色的體色,為濕地增添生動的畫面。

**月池教室**
園內東側的月池是濕地生態的重要景點,池水清澈,周圍有許多水生植物與石塊,為魚類與無脊椎動物提供生存空間。月池旁邊設有小教室,週末時會舉辦生態活動,如鳥類觀察與自然知識講座。月池的水池邊緣有許多苔蘚與蕨類植物,為遊客提供休憩的場所。月池的池水與周圍環境形成詩意的畫面,是園內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

**埤塘生態區**
園內西北側設有埤塘生態區,這是一處人工濕地,池水清澈,周圍種植荷花與睡蓮,為遊客提供賞花的機會。埤塘內有烏龜在日光下休息,其背甲上的斑紋與頭部的顫動,展現其生動的姿態。埤塘的水岸線清晰,是許多水鳥的棲息地,如白鷺鷥與黑冠麻鷺,其黑白斑紋與灰棕色的體色,為埤塘增添生動的畫面。埤塘的水池邊緣有許多苔蘚與蕨類植物,為遊客提供休憩的場所。

**階梯廣場**
園內西北側設有階梯廣場,這是一處可供遊客休憩的場所。廣場周圍種植多樣的植物,包括香草與草本植物,為園區增添生動的色彩。階梯廣場的階梯設計靈活,遊客可在此休息,遠眺園區的景觀。階梯廣場的周圍有許多鳥類與昆蟲的蹤跡,展現生態的多樣性。階梯廣場的階梯設計靈活,遊客可在此休息,遠眺園區的景觀。

**隱祕角落**
園內設有多處隱祕角落,如蟲蟲屋、老寶貝、鳥類棲息地等。蟲蟲屋是為昆蟲提供棲息的場所,遊客可在此觀察昆蟲的活動。老寶貝是園內歷史的證據,如過去的農業工具與建築遺跡,展現園內的歷史背景。鳥類棲息地是遊客觀察鳥類活動的場所,如高蹺鴴的蹺蹺步態與黑白斑紋,展現鳥類與環境的共生關係。

**生態教育區**
園內設有多處生態教育區,如濕地導覽、自然觀察、五感體驗等。這些區塊為遊客提供學習自然知識的機會,如觀察植物的結構、鳥類的行為、昆蟲的活動等。生態教育區的設計讓遊客在探索自然的同時,學習生態知識,增進對環境的認識。

**總體感受**
關渡自然公園的每個角落都藏着自然的奧祕,從海岸林到濕地,從埤塘到月池,每個景點都展現生態的多樣性與自然的美感。園內的生態教育與自然體驗,讓遊客在探索自然的同時,學習生態知識,增進對環境的認識。關渡自然公園不僅是生態教育的基地,更是人與自然共存的樂園。

附近的景點
財團法人台北市關渡宮
關渡水岸公園
關渡碼頭
關渡_金色水岸_八里左岸自行車道
社子島島頭濕地
社子島環島與二重疏洪道自行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