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中學校史館、校牧館(原台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暨校長宿舍)

長榮中學校史館和校牧館位於台南市東區,是長榮中學的重要文化地標,歷史可追溯至1885年,由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創立。這兩棟日治時期的紅磚建築,融合西式風格與臺灣元素,見證了臺灣教育與宗教的發展。館內展出許多歷史文物,如首任校長的信件、英國印刷機與臺灣第一份報紙,還有自然標本,展現臺灣的文化交流與自然多樣性。這些建築不僅是學校的歷史見證,也反映出台灣社會在面對外來與本土文化的適應與創新。

長榮中學校史館與校牧館,位於臺南市東區林森路二段79號,是長榮中學歷史與文化的重要象徵。這座建築羣歷史可追溯至1885年,由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所創立,經歷滿清、日治至戰後三個時代的更迭,成為臺灣基督教教育與文化的重要據點。校史館與校牧館不僅是學校歷史的見證者,更以融合臺灣元素的西式建築與豐富的歷史文物,展現跨文化交融的歷史痕跡,展現出臺灣社會發展的多元面貌。

校史館為日治時期的紅磚建築,其紅磚色的外觀點綴著白色的拱簷,在藍天綠地中格外醒目,體現出當時建築風格的特徵。這座建築於1916年興建,作為原臺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的所在地,後經多次改建與擴充,成為今日校史館的形態。校史館的歷史可追溯至1885年,當時由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在臺南創立「臺南長老教中學」,成為臺灣第一所西式中學。校史館的建築與歷史,正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展現出臺灣教育與宗教發展的軌跡。

校史館的內部空間規劃,以歷史與文化展覽為主軸,展示長榮中學的歷史沿革、重要人物、教育成就與文化特色。館內收藏有許多歷史文物,包括首任校長餘饒理所寫的親筆信件、1872年製造的英國印刷機、以及臺灣第一份報紙《府城教會報》的原件。這些文物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展現出臺灣在近代化過程中的文化交流與創新精神。此外,校史館的四樓另闢有臺灣歷史文物館,收藏有化石、礦石、貝類與蝴蝶等標本,提供教學與參觀,展現出臺灣自然與生態的多樣性。

與校史館相鄰的校牧館,原為原臺南長老教中學校長宿舍,建於1923年,同樣是日治時期的紅磚建築,與校史館共享相同的歷史背景與建築風格。校牧館的設計融合了西方建築技術與臺灣本土材料,體現出當時建築師在跨文化環境中的創意與適應。校牧館的歷史可追溯至1885年,當時由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在臺南創立「臺南長老教中學」,成為臺灣第一所西式中學。校牧館的歷史與校史館一樣,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展現出臺灣教育與宗教發展的軌跡。

校牧館的內部空間規劃,以歷史與文化展覽為主軸,展示長榮中學的歷史沿革、重要人物、教育成就與文化特色。館內收藏有許多歷史文物,包括首任校長餘饒理所寫的親筆信件、1872年製造的英國印刷機、以及臺灣第一份報紙《府城教會報》的原件。這些文物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展現出臺灣在近代化過程中的文化交流與創新精神。此外,校牧館的四樓另闢有臺灣歷史文物館,收藏有化石、礦石、貝類與蝴蝶等標本,提供教學與參觀,展現出臺灣自然與生態的多樣性。

校史館與校牧館的建築與歷史,不僅是長榮中學的歷史見證,也展現出臺灣社會在近代化過程中的文化交流與創新精神。這座建築羣的歷史與文物,是臺灣歷史與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出臺灣社會在面對外來文化與本土傳統時的適應與創新。校史館與校牧館的歷史與文物,不僅是長榮中學的歷史見證,也是臺灣歷史與文化的重要見證,展現出臺灣社會在面對外來文化與本土傳統時的適應與創新。

附近的景點
長榮女中長榮大樓
龍山寺
府東創意森林園區(原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宿舍群)
勝利國小禮堂(原勝利國民學校禮堂)
臺灣府城巽方砲臺(巽方靖鎮)
東安坊文化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