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園位於新北市金山區,是鄧麗君的安息之地,結合藝術、宗教與人文。這裡有鋼琴鍵盤石雕、鄧麗君雕塑、音樂互動裝置與朱銘的雕塑,每個角落都充滿音樂與自然的結合。靈骨塔與觀景臺則讓人感受莊嚴與靜謐,整座墓園不僅紀念鄧麗君,也傳達對生命與藝術的敬意。
筠園位於臺灣新北市金山區,是臺灣知名歌手鄧麗君的安息之地,也是結合藝術、宗教與人文精神的現代化墓園。整座墓園以自然景觀與藝術裝置為主軸,巧妙融合音樂與詩意,讓訪客在靜謐中感受生命的美好與藝術的傳承。從入口處的廣場開始,至中央的音樂裝置與遠眺金山海岸的觀景臺,每個角落都散發著對音樂家的敬意與對生命的思考。
入口廣場的中央設有巨大的鋼琴鍵盤石雕,這項設計不僅是對鄧麗君音樂才能的致敬,也呼應了她生前對音樂的熱愛。鋼琴鍵盤的造型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與周圍的花草與石雕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動態的藝術畫面。當遊客駐足觀賞,會感受到一種特殊的靜謐與莊嚴,彷彿在這片空間中,音樂的旋律與生命的節奏交織在一起。這座石雕不僅是墓園的標誌,更是對鄧麗君音樂精神的具象化表達。
沿著廣場的步道前行,可以見到一座以鄧麗君形象為主題的雕塑。雕塑表現了她生前唱歌時的神情,臉部表情溫柔而真摯,身姿流動,彷彿在輕聲哼唱。這座雕塑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她生前的音樂作品,將她的音樂魂靈與藝術形象凝固在石頭中,讓訪客在靜觀中感受到她對音樂的熱愛與對生活的熱忱。雕塑周圍種植著各種花草, colours繽紛,與雕塑的簡潔設計形成鮮明對比,增添了一份生動與自然的氣息。
墓園的中央區域設有音樂互動裝置,包括馬賽克拼貼的樂手舞羣與當令草花舖成的彩色音符。這些裝置不僅是藝術創作,也象徵著音樂與自然的結合。馬賽克拼貼的樂手舞羣以多種顏色與形狀組成,彷彿在跳躍與舞動,與周圍的花草與石雕相呼應,形成一個活潑的音樂場景。當遊客駐足觀賞,會感受到一種特殊的音樂氛圍,彷彿在這片空間中,音樂的旋律與自然的節奏交織在一起。
墓園的周圍還有許多精緻的藝術創作,包括趣味抽象的銅塑樂器與音樂主題的景觀設計。這些裝置不僅是對音樂的致敬,也展現了藝術家對音樂與自然的深刻理解。例如,一些銅塑樂器以簡潔的線條與形狀表現,與周圍的景觀相呼應,形成一種特殊的藝術美感。這些裝置的設計靈感來源於鄧麗君的音樂作品,讓訪客在遊覽中感受到音樂的靈魂與藝術的傳承。
墓園的後方設有朱銘設計的雕塑羣,這些作品以寫意手法表現佛像與自然景觀,展現了藝術家對生命與自然的深刻思考。朱銘的雕塑以簡潔的線條與形狀表現佛像,與周圍的景觀相呼應,形成一種特殊的藝術美感。這些雕塑不僅是對宗教的致敬,也展現了藝術家對生命與自然的深刻理解。例如,一些雕塑以簡潔的線條表現佛像,與周圍的景觀相呼應,形成一種特殊的藝術美感。
墓園的中央設有靈骨塔,這座塔是鄧麗君的靈骨安放地,也是墓園的中心點。靈骨塔的設計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元素,塔身以簡潔的線條與形狀表現,與周圍的景觀相呼應,形成一種特殊的藝術美感。靈骨塔的周圍種植著各種花草, colours繽紛,與塔身的設計相呼應,增添了一份生動與自然的氣息。當遊客駐足觀賞,會感受到一種特殊的莊嚴與靜謐,彷彿在這片空間中,生命的節奏與藝術的傳承交織在一起。
墓園的遠處設有觀景臺,這座觀景臺是訪客遠眺金山海岸的最佳地點。從這裡可以見到金山的山水之美,與墓園的藝術設計相呼應,形成一種特殊的景觀美感。觀景臺的設計靈感來源於鄧麗君的音樂作品,讓訪客在遠眺中感受到她對自然與生命的熱愛。當遊客駐足觀賞,會感受到一種特殊的靜謐與莊嚴,彷彿在這片空間中,音樂的旋律與自然的節奏交織在一起。
整座墓園的設計不僅是對鄧麗君音樂才能的致敬,也展現了藝術家對音樂與自然的深刻理解。從入口處的廣場到中央的音樂裝置,從雕塑到觀景臺,每個角落都散發著對生命的敬意與對藝術的熱愛。這座墓園不僅是對音樂家的紀念,也是對生命與藝術的思考,讓訪客在靜謐中感受生命的美好與藝術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