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環境教育中心

永續環境教育中心位於新北市挖仔尾生態保留區,結合自然生態與環境教育,設有紅樹林、濕地、綠建築與教育展示等區域,提供沉浸式學習體驗。紅樹林區有臺灣少數完整的紅樹林生態,濕地生態區展示多樣生物與水循環知識,綠建築展示區介紹節能減碳技術,環境教育區透過互動活動傳達永續理念。戶外活動如濕地探險與海洋生態體驗,讓遊客親近自然,建立環境保護意識,推動永續行動。

永續環境教育中心位於新北市挖仔尾生態保留區,這是一處結合自然生態與環境教育的特殊場域,其地理位置與環境特色使得這裡成為一個集學術研究、教育推廣與生態保育於一體的空間。中心周圍環境依地勢分佈,由水筆仔紅樹林區、濕地生態區、綠建築展示區、環境教育展示區等主要區域組成,每個區域都具有獨特的生態價值與教育意義,為遊客提供沉浸式的環境教育體驗。

水筆仔紅樹林區是中心最具代表性的生態空間,這片紅樹林是臺灣少數保留完整的紅樹林生態系,其特殊的潮汐溼地環境孕育著多樣的生物種羣。紅樹林的根系結構與潮汐交錯的環境,為招潮蟹、彈塗魚、水鷹等生物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遊客可以透過導覽課程瞭解紅樹林的生態功能,例如調節水質、防風固沙、提供生物棲息地等,同時也能觀察到紅樹林與潮間帶生態的互動關係。紅樹林區的設計讓遊客能親近自然,透過視覺與觸覺的體驗,深入理解濕地生態的脆弱與重要性,進而激發對環境保育的關懷。

濕地生態區則是中心另一個重要的教育空間,這裡展現了挖仔尾溼地的生態多樣性與環境變化。溼地的水位會隨著潮汐與降雨而波動,這種自然變化的環境孕育了豐富的水生與陸生生物。遊客可以在此觀察到不同的濕地植物,例如蘆葦、香蒲、水蕨等,這些植物不僅是濕地的指示性植物,也為許多動物提供食物與棲息地。濕地生態區的設計讓遊客能透過觀察與實驗,瞭解濕地的水循環、土壤結構與生物多樣性,同時也能認識濕地在碳儲存、水質淨化與生物多樣性維護上的重要性。這裡的生態教育課程,結合實際觀察與科學知識,讓遊客在互動中建立對濕地生態的認識。

綠建築展示區是中心結合環境教育與永續理念的重要空間,這裡展示了綠建築的設計概念與實踐案例。綠建築的設計理念包括節能減碳、雨水回收、自然採光與通風等,這些設計不僅降低建築的環境影響,也讓建築與周圍環境產生共生關係。遊客可以在此瞭解綠建築的技術與應用,例如太陽能板、雨水收集系統、植物牆等,這些技術如何在實際建築中應用,並如何減少對環境的負擔。綠建築展示區的設計讓遊客能親身體驗綠建築的節能效果,同時也能理解建築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進而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與建築設計中融入永續理念。

環境教育展示區是中心的教育核心區域,這裡陳列了與環境教育相關的資料與設備,包括環境教育課程的教學模組、生態調查工具、環保科技展品等。展示區的設計讓遊客能透過視覺與互動方式,瞭解環境教育的內容與重要性。例如,展示區會有關於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永續發展等主題的展板與影片,遊客可以透過這些展覽瞭解全球環境問題的來源與影響。此外,展示區也會有互動式的教學活動,例如環境調查實驗、節能減碳遊戲等,讓遊客在參與中學習環境知識。這些展示與活動的設計,讓遊客能透過多元的學習方式,建立對環境的認識與關懷。

除了這些主要區域,中心還設有戶外探索區,這裡結合自然生態與環境教育,讓遊客能透過戶外活動深入瞭解環境。例如,中心會舉辦濕地探險活動,讓遊客在導覽員的引導下,探索濕地的生態與環境。此外,中心也會舉辦海洋生態活動,讓遊客能透過觀賞海洋生物、參與海洋保護活動等方式,建立對海洋環境的認識。這些戶外活動的設計,讓遊客能透過親身體驗,建立對環境的關懷與責任感。

永續環境教育中心的每個區域都具有獨特的生態價值與教育意義,這些區域的設計與運營,不僅讓遊客能深入瞭解環境的生態與環境教育的內容,也讓遊客能透過互動與體驗,建立對環境的認識與關懷。中心的環境教育理念,結合自然生態與永續發展,讓遊客能透過學習與實踐,建立對環境的認識與責任感,進而推動環境保育的行動。

附近的景點
八里左岸公園
八里左岸漫步廣場
八里渡船頭公園
八里(渡船頭)老街
卡滋爆米花
卡滋爆米花觀光工廠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