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位於新北市淡水區,建築像一艘大船,是當地重要的海事文化標誌。這座博物館是台灣首座海事主題博物館,內有豐富的展覽內容,結合歷史、科技與文化,提供沉浸式體驗。從1980年代開始,它原本是培養航海人才的商船學館,後因政策調整轉型為博物館。內部分為多層展區,包含航海歷史、大航海時代、現代海事科技與海洋生態等主題,並設有多種互動展示,讓觀眾能深入學習與體驗。
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座落於新北市淡水區淡江大學校園內,其外觀設計以船型建築為主軸,整體造型宛如一艘巨大的船艦,與周圍林蔭密佈的校園環境相呼應,成為淡水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海事文化標誌。這座博物館不僅是臺灣首座海事主題博物館,更因獨特的歷史背景與豐富的展覽內容,成為親子遊覽、歷史探訪與海洋教育的重要場所。其空間佈局與展覽主題,巧妙地將歷史、科技與文化結合,為訪客提供沉浸式的觀展體驗。
博物館的歷史背景可追溯至1980年代,當時淡江大學設立「商船學館」,專門培養航海與輪機工程人才,由已故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先生捐資興建,並捐贈大量航海與輪機相關的教學設備。然而,隨著國家教育政策的調整,商船學館的招生與課程逐步停辦,這座原本用於教育的建築便在1989年轉型為海事博物館,於1990年6月6日正式開放,成為臺灣首座以海事文化為主題的公共博物館。從此,這座建築不僅承載著歷史記憶,也成為連結過去與未來的橋樑。
博物館的建築設計以船型為主軸,整體結構採用流線型與開放式空間,象徵海洋的無限與航行的自由。其外觀以灰白色調為主,搭配玻璃與金屬元素,展現現代與歷史的融合。建築的入口處設有大型船帆造型的裝飾,與周圍的校園景觀相呼應,形成獨特的視覺記號。博物館的周圍環境則以林蔭小徑與校園建築為背景,使整體空間既具有歷史感,又帶有自然的舒適感,讓訪客在參觀時能感受到海洋文化的深遠影響。
博物館的內部空間則以樓層為單位,分為不同主題展區,展覽內容涵蓋海事歷史、航海科技、船舶工程與海洋文化等多個方面。其中,首層為「海事歷史與航海文化」展區,主要展示臺灣與國際海事發展的歷史,包括古代航海工具、航海圖、海圖、航海日記等文物,並透過互動螢幕與模型展示,讓觀眾瞭解航海技術的演進。展區中央設有「海巡署主題展區」,介紹臺灣海巡部門的歷史與功能,並以模型與圖片展示海巡船與相關設備,讓觀眾對海事安全與海洋治理有更深入的認識。
第二層為「大航海時代與船舶歷史」展區,展覽重點聚焦於15至17世紀的航海歷史,並展示來自全球的船艦模型與歷史文物。展區內有精緻的船艦模型,包括16世紀的葡萄牙船艦、17世紀的英國帆船、18世紀的美國戰船,以及現代的貨櫃船與遊輪模型。這些模型不僅展現不同國家的航海技術,也透過互動螢幕介紹船艦的結構、功能與歷史背景。展區內還設有「船艦結構模型」與「航海工具展區」,讓觀眾能更詳細地瞭解船艦的設計與操作流程。
第三層為「現代海事科技與船舶工程」展區,展覽重點介紹現代航海技術與船舶工程的發展。展區內設有「模擬輪機室」,透過互動螢幕與實體模型,介紹現代船艦的動力系統、 navigational equipment(導航設備)與安全系統。此外,展區內還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現代船艦模型,包括貨櫃船、遊輪、油輪與漁船等,並透過互動螢幕介紹這些船艦的結構、功能與用途。展區內還設有「船舶工程主題展區」,介紹船舶設計、建造與維護的技術,以及現代船舶的環保與安全技術。
第四層為「海洋文化與生態」展區,展覽重點聚焦於海洋生態、海洋生物與海洋文化。展區內設有「海洋生態展示區」,介紹海洋生物的種類、生態習性與保護措施,並透過互動螢幕與實體模型展示海洋生物的結構與功能。展區內還設有「海洋文化主題展區」,介紹臺灣與國際的海洋文化,包括海洋信仰、海洋節慶、海洋藝術等,並透過互動螢幕與實體模型展示海洋文化的歷史與現狀。展區內還設有「海洋保護主題展區」,介紹海洋污染、海洋漁業與海洋資源的保護措施,並透過互動螢幕與實體模型展示海洋保護的技術與措施。
博物館的展覽設計不僅注重歷史與科技的展示,也強調與觀眾的互動與參與。例如,在「大航海時代」展區,觀眾可以透過互動螢幕參與航海模擬遊戲,體驗16世紀的航海旅程;在「現代海事科技」展區,觀眾可以透過互動螢幕瞭解現代船艦的動力系統與導航設備;在「海洋文化」展區,觀眾可以透過互動螢幕參與海洋生物的知識測試,或透過實體模型瞭解海洋生物的結構與功能。這些互動設計不僅增加觀展的趣味性,也讓觀眾能更深入地瞭解海洋文化與海事科技。
此外,博物館的展覽內容也結合了教育與文化,例如在「海巡署主題展區」,除了展示海巡船與相關設備,還設有「海事安全教育展區」,介紹海事安全的知識與措施,並透過互動螢幕與實體模型展示海事安全的技術與措施。在「海洋保護主題展區」,除了介紹海洋污染、海洋漁業與海洋資源的保護措施,還設有「海洋保護教育展區」,介紹海洋保護的知識與措施,並透過互動螢幕與實體模型展示海洋保護的技術與措施。
博物館的展覽設計與空間佈局,也考慮到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需求。例如,針對兒童與青少年,博物館設有「海洋教育主題展區」,介紹海洋生物、海洋生態與海洋文化,並透過互動螢幕與實體模型讓觀眾能更深入地瞭解海洋知識。針對成人與專業觀眾,博物館設有「海事科技主題展區」,介紹現代航海技術與船舶工程,並透過互動螢幕與實體模型讓觀眾能更深入地瞭解海事科技。
總體而言,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以其獨特的歷史背景、豐富的展覽內容與互動設計,成為臺灣重要的海事文化與教育場所。其空間佈局與展覽主題,不僅讓觀眾能深入瞭解海洋文化與海事科技,也讓觀眾能感受到海洋的深邃與無限。這座博物館的建立,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也是對未來的展望,為觀眾提供一個探索海洋世界、理解海事文化與科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