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垚陶坊生活藝術館位在新北市三芝區,結合陶藝與生活美學,環境幽靜。這裡是谷源滔老師的創作基地,建築與裝飾皆以陶土為主,展現對陶藝的熱愛。館內分為工作室、展示區與生活區,每個空間都體現藝術與生活的融合。訪客可親手體驗陶藝創作,學習陶藝知識與技巧,感受陶藝的價值與美感。陶坊也位於三芝藝術村,與其他藝術家共同交流,形成一個充滿創意的藝術社區。
谷垚陶坊生活藝術館位於新北市三芝區,是一個將陶藝創作與生活美學完美融合的藝術空間,其所在的芝蘭別墅周圍環境幽靜,四周山巒起伏,海風習習,為藝術家提供了一個與自然共處、與創作對話的理想場所。這座陶坊不僅是谷源滔老師的創作基地,更是一處展現陶藝與生活連結的藝術場域,其空間設計、作品陳列與環境氛圍,皆體現了藝術與生活之間的微妙平衡。
谷源滔老師的住處——芝蘭別墅,是整個陶坊的核心所在。這棟建築本身便是一處融合自然與人文的空間,屋內的牆面、地板、窗框皆以陶土為主料,甚至屋頂的瓦片也採用手工製作,展現出對陶藝的深刻理解與熱愛。進入這棟別墅,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由陶土砌成的圍牆,牆上刻有「垚」字,這字取自「堯」的古字,象徵著對藝術的追求與對生活的敬意。這面圍牆不僅是陶坊的標誌,也象徵著谷源滔老師對陶藝的使命感,他認為陶藝不僅是技術的表現,更是對生活哲思的體現。
在芝蘭別墅的內部,可以看到谷源滔老師的創作過程。屋內的空間被巧妙地分為工作室、展示區與生活區,每個區域都根據陶藝的特性進行設計。工作室的牆面覆蓋著陶土製成的裝飾,地面則鋪設著手工製陶的碎片,這些碎片不僅是創作的痕跡,也是藝術與生活交融的見證。在工作室的中央,有一座由陶土堆砌而成的「陶藝之樹」,這棵樹的枝幹由不同形狀的陶器組成,葉片則是用陶土捏製的葉形,整體造型既象徵著陶藝的繁榮,也展現出對自然的敬意。
在展示區,可以看到谷源滔老師的創作成果。這些作品包括陶器、陶藝裝飾、陶土雕塑等,每一件作品都展現出對陶藝的深刻理解與獨特視角。其中,以青花為主題的茶倉作品,是谷源滔老師近期創作的重點。這些茶倉的設計靈感來自於中國傳統茶文化,結合了青花瓷的色彩與茶倉的形狀,展現出對歷史與現代的融合。此外,還有許多以自然為主題的陶藝作品,如以山巒、海浪、風景為主題的陶土雕塑,這些作品不僅是藝術的表現,也是對自然的致敬。
在生活區,可以看到谷源滔老師如何將陶藝融入日常生活。屋內的傢俱、燈具、裝飾品皆以陶土為主料,甚至屋內的水槽、花瓶、茶具等皆是手工製作,展現出對陶藝的熱愛與對生活的細膩觀察。在這棟別墅中,每天都能看到谷源滔老師在創作,他會在清晨時分到工作室進行創作,中午時分在生活區用餐,傍晚時分則在展示區與訪客交流,這種生活與創作的結合,正是谷源滔老師對陶藝的態度。
谷垚陶坊生活藝術館所在的三芝藝術村,是臺灣少數以藝術為主軸的社區之一。這裡聚集了約百位藝術家,包括雕塑、書法、水墨畫、舞蹈等不同領域的創作人才。在三芝藝術村中,谷源滔老師的陶坊與其他藝術家的創作空間相鄰,這種環境使得藝術家之間可以互相學習、交流,也讓陶藝與其他藝術形式產生了互動。例如,在三芝藝術村中,可以看到許多以陶藝為主題的雕塑,這些雕塑與谷源滔老師的陶藝作品相輔相成,展現出對藝術的共同熱忱。
在三芝藝術村中,還有一座特殊的陶藝工坊——柴燒窯。這座柴燒窯是谷源滔老師與其他藝術家共同合作的成果,它不僅是陶藝創作的工具,也是藝術家之間交流的場所。在柴燒窯中,可以看到許多藝術家在進行陶藝創作,他們會在這裡交流創作經驗,分享對陶藝的理解,並共同討論陶藝的未來發展。這種合作的氛圍,使得三芝藝術村成為一個充滿創意與活力的藝術社區。
谷垚陶坊生活藝術館的環境,不僅是藝術家創作的場所,也是訪客體驗陶藝與生活連結的空間。在這裡,訪客可以親自參與陶藝創作,學習如何將陶土塑造成形,並體驗陶藝的過程。谷源滔老師會在創作課程中,先教導訪客如何欣賞陶藝,並介紹陶藝的歷史與文化,讓訪客在瞭解陶藝的基礎上,再進行實作。這種教學方式,使得訪客不僅能學會陶藝的技術,也能理解陶藝的價值與意義。
在谷垚陶坊生活藝術館中,還有一個特殊的空間——陶藝體驗區。這裡是訪客親身參與陶藝創作的場所,有許多陶藝工具,如陶土、輪盤、模具等,訪客可以在此學習如何製作陶器。在這裡,訪客可以感受到陶藝的過程,從選土、塑形、燒製到完成,每一個環節都展現出對陶藝的熱愛與尊重。在這裡,訪客可以與谷源滔老師互動,學習陶藝的知識,並體驗陶藝的樂趣。
谷垚陶坊生活藝術館的環境,不僅是藝術家創作的場所,也是訪客體驗陶藝與生活連結的空間。在這裡,訪客可以感受到陶藝的美,也可以體驗陶藝的過程,更可以理解陶藝的價值與意義。這座陶坊的空間設計、作品陳列與環境氛圍,皆體現了藝術與生活之間的微妙平衡,使其成為一個值得參觀的藝術空間。